

1.
動詞
靠近;依傍。
2.
動詞
臨近(多指時間)。
3.
動詞
依靠;依附。
4.
名詞
(Bàng)姓。
1.
貼近;靠近。
1.出自《蜀都賦》爾乃邑居隱賑,夾江傍山,棟宇相望,桑梓接連。
2.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出自《劍門》詩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
4.出自《宮詞》傍池居住有漁家,收網搖船到淺沙。
5.出自《二刻拍案驚奇》〔聞小姐〕照前妝束,騎了馬傍著子中的官轎。
6.出自《狼筅將軍》我和他拉過手,傍他坐著,便開始問他:“朋友,別來二年余,你生活怎樣?”
2.
伴隨,陪伴。
1.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爹先睡,娘先睡,爹娘不比我班輩。哥哥嫂嫂相傍我,前后收拾自理會。
3.
順著;沿著。
1.出自《水經注·圣水》昔有沙門釋惠彌者,好精物隱,嘗篝火尋之,傍水入穴三里有余,穴分為二。
2.出自《山行入涇州》詩徙倚望長風,滔滔引歸慮。微雨隨云收,蒙蒙傍山去。
3.出自《雙鶯》我們且漫漫的傍了垂楊,一路訪去。
4.出自《地質之光》貨輪有時傍著海岸,在燈塔的照耀下行駛。
4.
依附;依托。
1.出自《論衡·答佞》思慮遠者,必傍義依仁,亂于大賢。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婿是守公所擇,頗為得人,終身可傍矣。
3.出自《我們正年輕》我們這個不受表揚不挨批評的中游組也跟著傍了福,出了名。
5.
引申為趁著。
1.出自《齊民要術·種麻子》《泛勝之書》曰:“種麻,豫調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種之。”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