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煩悶,煩躁。
2.
形容詞
厭煩,厭惡。
3.
動詞
使厭煩。
4.
形容詞
又多又亂。
5.
動詞
煩勞。
1.
熱頭痛。按,《說文·頁部》:“煩,熱頭痛也。”
1.出自《韓詩外傳》人主之疾,十有二發,非有賢醫,莫能治也。何謂十二發?曰: 痿、蹶、逆、脹、滿、支、膈、肓、煩、喘、痹、風,此之曰十二發。
2.
煩躁;煩悶。
1.出自《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2.出自《難蜀父老文》心煩於慮,而身親其勞。
3.出自《崇政殿詳定幕次偶題》詩不恨玉盤冰未賜,清談終日自蠲煩。
4.出自《春》不,我心里煩得很。
3.
繁多;繁雜。
1.出自《書·說命中》禮煩則亂,事神則難。
2.出自《史通·載言》言事相兼,煩省合理。
3.出自《聊齋志異·黃英》早過花肆,見肆中盆列甚煩。
4.
紛亂;糾結。
1.出自《周禮·考工記·弓人》凡為弓……夏治筋,則不煩。
2.出自《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理煩糾邪。
3.出自《和侯協律詠筍》乍出真堪賞,初多未覺煩。
5.
困乏;疲勞。
1.出自《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2.出自《文選·左思〈招隱詩〉》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3.出自《寄韓愈》詩臨溪一盧濯,清去肢體煩。
6.
煩勞;相煩。
1.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
2.出自《論衡·書虛》既不恥取金,何難使左右?而煩披裘者?
3.出自《詠燈花》更煩將喜事,來報主人公。
4.出自《紅樓夢》這都是他摘下來,煩我給他編。
7.
厭煩;膩煩。
1.出自《上白帝城》詩不是煩形勝,深慚畏損神。
2.出自《紅樓夢》寶玉頭里已經聽煩了。
3.出自《青春之歌》在巖上坐煩了,有時,道靜也順著海邊走下去。
8.
頻繁攪動;煩擾。
1.出自《禮記·樂記》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
2.出自《新唐書·儒學傳下·皇甫镈》煩一州而致長年于君父,何愛哉?
3.出自《本朝政要策·俸祿》太祖猶以為煩民也,於是出庫財以賦吏祿。
9.
指煩繁多的事務。
1.出自《襄陽盧丞墓志銘》至襄陽丞,以材任煩,能持廉名。
1.眼睛失明。
2.指樂官。
1.用欺騙手段使人相信虛假的事物。
1.指愚昧狡詐的人。
①凝不清月色朦朧|暮色朦朧|朦朧的往事。②神志迷糊的樣子醉眼朦朧|意識朦朧。
1.迷糊貌。
2.愚昧無知。
3.隱瞞真情以圖蒙混欺騙;欺騙。
1.形容似醒非醒﹐眼睛凝。
1.迷糊貌。
1.頭腦迷糊﹐不辨方向。
1.凝不明貌。
1.迷蒙郁結。
1.即芒果。
1.毛松散貌。
1.礦物名。
1.見"艨艟"。
1.亦作"艨沖"。
2.古代戰船。
1.突然。
1.突然。
1.突然。
1.兇惡。
2.險惡,兇險可怕。
1.嚴酷的法令。
1.剛勁奮發。
1.勇猛的氣概。
1.亦作"猛趷丁"。亦作"猛割丁"。
2.突然。
1.亦作"猛孤仃的"。亦作"猛孤停的"。
2.突然。
1.見"猛孤丁地"。
1.突然。
1.嚴寒。
1.兇猛;兇狠。
2.勇猛。
1.比喻強有力者又增添了某種有利條件。
1.見"猛虎插翅"。
1.樂府《平調曲》名。《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六.猛虎行》郭茂倩題解"古辭曰'饑不從猛虎食﹐暮不從野雀棲。野雀安無巢﹐游子為誰驕。'"后人作此題者﹐或寫客行﹐或寫勸勉,或寫功業未建的苦悶,或以猛虎喻貪暴苛政,題旨不盡相同。
1.猛烈燃燒的火。
1.猶暴躁。
1.效力強烈的藥劑。
1.威猛雄健。
1.兇猛而敏捷。
①強勁風勢猛勁。②集中用力一猛勁就推開了。③勇猛之力;集中而突然用出的力搬重物要用猛勁|他有股令人生畏的猛勁。
1.光度強烈的火炬。
1.亦稱"蚭蜢"。
2.蟲名。即蚱蜢。亦指螽斯。
1.模擬;比擬。棿,通"掜"。
1.祭行道之神。
1.祭路神用的土壇。
1.登山涉水。山行曰輗,水行曰涉。
1.祭路神的土壇。
1.彩色的帷帳。
1.彩虹。
2.指霓虹燈。
1.指玉帝的儀仗。
1.指道士的衣服。
2.比喻鮮艷的車帷。
1.相傳仙人以云霞為旗幟。
2.綴有五色羽毛的旗幟﹐為古代帝王儀仗之一。亦借指帝王。
1.像一條條彩虹糾集在一起。用以形容梁棟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