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數量大(跟“少、寡”相對)。
2.
動詞
超出原有或應有的數目;比原來的數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對)。
3.
形容詞
表示某種行為或某種自然現象超出應有的或原有的限度或數量。
4.
數詞
(用在數詞或數量詞后)表示有零頭。
5.
形容詞
充當做謂語的形容詞的補語,表示相差的程度大。
6.
名詞
(Duō)姓。
7.
副詞
用在疑問句里,詢問程度、數量。
8.
副詞
連用“多”,表示強調一定范圍中的最大程度。
9.
副詞
跟連詞“無論”、副詞“都”配合,表示任何一種程度。
10.
副詞
用在感嘆句里,表示程度很高。
11.
副詞
大多;大都。
1.
亦作“夛”。
2.
數量大。與少、寡相對。
1.出自《易·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2.出自《詩·邶風·柏舟》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3.出自《歸彭城》詩言詞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4.出自《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多帶些人從去,肯便肯,不肯時打進去,搶將回來。
5.出自《明末殉國者陳于階傳》夫兵不在多而在精。
6.出自《且介亭雜文·答〈戲〉周刊編者信》我是紹興人,所寫的背景又是紹興的居多。
3.
勝過,超出。
1.出自《禮記·檀弓上》多矣乎,予出祖者。
2.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
3.出自《論衡·吉驗》性與人異,故在母之身,留多十月;命當為帝,故能教物,物為之使。
4.
稱贊;重視。
1.出自《韓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輕世也;以其犯禁也罪之,而多其有勇也。
2.出自《史記·管晏列傳》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3.出自《贊理河務僉事陳君墓表》君自在司馬幕府,司馬昌言入告。天下聞之,不多君之才,而多司馬之以人事君,得古大臣之道也。
4.出自《送游員外赴淮西》詩多君有奇略,投筆佐元戎。
5.
本為功勛的一種,戰功曰“多”。后泛指有戰功。
1.出自《周禮·夏官·司勛》戰功曰多。
2.出自《國語·晉語九》下邑之役,董安于多。
3.出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周勃﹞擊李由軍雍丘下。攻開封,先至城下為多。
4.出自《新唐書·王虔休傳》抱真討河北,戰雙岡、臨洺,虔休以多擢步軍都虞候,封同昌郡王,實封五十戶。
6.
適,正。
1.出自《論語·子張》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7.
超出原有或應有的數目;比原來的數目有所增加。
1.出自《水滸傳》﹝宋江﹞便喚酒保計算了,取些銀子算還,多的都賞了酒保。
2.出自《出奔》第一月在她手里就多出了一筆整款。
8.
過分的,不必要的。參見“多此一舉”。
1.出自《小雁歸隊》不需要你管的事,不要多問。
9.
用在數量詞后,表示不確定的零數。
1.出自《儒林外史》但贅進門來十多日,香房里滿架都是文章,公孫卻全不在意。
2.出自《三俠五義》包公步行有一箭多地。
3.出自《歡迎會》回電在半夜兩點多鐘就接到,不過是省署的軍法處拍的。
10.
表示相差的程度大。
1.出自《啼笑因緣》我覺得是那樣子省事多了。
2.出自《航線》廚房里的空氣比饑餓著的肚皮還要閑散得多。
3.出自《某甲和某乙》陶正平到底比某甲和某乙聰明多了。
11.
副詞。用在疑問句里,問數目。
1.出自《兒女英雄傳》公子便問那老和尚道:“這里到二十八棵紅柳樹還有多遠?”
2.出自《暴風驟雨》你老伴多大歲數?
12.
副詞。用在感嘆句里,表示程度很高。
1.出自《兒女英雄傳》這要在內城住,出趟前門,可費什么呢?姐姐想,從這里去,這是多遠道兒!
2.出自《好年勝景》我們社里喂養了八匹馬,多體面的八匹馬呵!
13.
副詞。指某種程度。
1.出自《東方》不論你多忙,也得休息休息呀!
2.出自《小鯉魚跳龍門》這條領頭的小鯉魚想掉過頭來往回跑,不行啦,不管他使出多大的力氣掙扎,都沒有用。
14.
副詞。表示估量、猜度。
1.出自《酬元員外見寄》詩且有吟情撓,都無俗事煎。時聞得新意,多是此忘緣。
2.出自《朱子語類日鈔》讀書切不可自謂理會得了,便理會得,且只做理會不得,某見說不會底便有長進,不長進者多是自謂已理會得了底。
3.出自《水滸傳》多是只在神廚里。卻才兄弟看不仔細,我自照一照看。
4.出自《送曾燦之南?!吩?/span>南園詞客多無恙,暇日爭扶大雅輪。
15.
通“哆”。參見“多哇”。
1.出自《法言·吾子》或問交五聲十二律也,或《雅》或《鄭》,何也?曰:中正則《雅》,多哇則《鄭》。
16.
姓。漢有多軍。見《漢書·兩粵傳》。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忽報關上有人到,我迎出去看時,原來是帳房里的同事多子明。
1.滋生繁衍。
①飽含水分;不干枯嫩葉滋潤欲滴|面容越發滋潤了。②增加水分;不使干枯雨露滋潤禾苗壯。
1.補養的膳食。
1.繁殖;生育。
2.發生;引起。
1.眾多;興旺。
1.生事,制造糾紛。
1.生長茂盛。
1.美味。
2.味道。
3.引申指苦樂感受。
繁殖;增長十年之間,其滋息不可計|人口滋息。
1.潤澤貌。
1.謂噴涌泉水的洞穴。
1.方言。發芽。
1.繁殖增生。
1.滋生演變。
滋補養育,提供營養山林川澤之滋養,財之所從出也|滋養成林。也指營養物身量大,受累多,應當需要更多的滋養。
1.謂富有營養﹑可以滋補身體的食品或藥品。
1.謂滲透的汁液。
2.汁液滲透。
3.特指唾液。
1.猶復議;重加議論。
1.滋生,增衍。
2.滋養補益。
1.滋補陰虛,為中醫的一種療法。
1.猶滋生。
1.指肥膩的葷食。
1.繁殖;培育。
1.培植。
2.猶繁茂。
1.增加;增長;增生。
1.美好的滋味或意味。
1.猶滋補。
1.勤勉貌。
2.形容興味很濃的樣子。
3.象聲詞。
1.粗劣的飯食。
1.古代盛在祭器內以供祭祀的谷物。
1.古代祭祀時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飯食。
1.淺紅色的清酒。
1.祭神用的米。
1.古代有帷蓋的車子。既可載物,又可作臥車。
1.輜重車輛。
1.輜車和輟車的并稱◇泛指有屏蔽的車子。
1.泛指有屏蔽的車子。
1.車駕,車子。
1.隨軍物資。
1.車輛。
1.載著物資的車騎。
1.物資器械。
①箱包行李,因載于輜車,故稱終日行,不離輜重。②裝載于車運輸的軍用物資從間路絕其輜重|收拾各項輜重。
1.猶錙銖。比喻極微小的數量。
1.財物。
1.詈語。即嘴臉。
1.見"觜觿"。
1.嘴翹起不高興的樣子。
1.禽鳥的嘴和爪甲。
2.比喻決勝的武力﹑武器或力量。語本漢張衡《東京賦》"秦政利觜長矩,終得擅場。"
1.星座名。即觜觿。星座名。即觜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