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數量上可以滿足需要。
2.
副詞
副詞,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表示程度高。
3.
動詞
把手或工具等伸向比較難以達到的地方去取物或接觸東西。
4.
副詞
修飾形容詞,表示達到或超過標準、限度。
5.
形容詞
因過多而表示厭煩。
1.
亦作“夠”。
2.
多。
1.出自《魏都賦》繁富伙夠,非可單究。
3.
謂數量上滿足;足夠。
1.出自《紅樓夢》這么些婆婆嬸子湊銀子給你做生日,你還不夠,又拉上兩個苦瓠子!
2.出自《老馬》詩總得叫大車裝個夠,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4.
表示達到某種程度。
1.出自《子夜》大家和氣過日子,夠多么好呢!
2.出自《大林和小林》四喜子說:“五萬夠便宜的了,奶奶!”
5.
表示超過一定限度,無法承受下去。
1.出自《吶喊·風波》九斤老太很不高興的說,“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活夠了?!?/p>
2.出自《家》“夠了,這種生活我過得夠了!”覺慧又接下去說。
6.
謂手等達到,觸及。
1.出自《家》鳴鳳說著看見左邊有一枝,花很多,形狀也好,便伸手去折,但是她的身子短了一點夠不著。
2.出自《白洋淀紀事·山里的春天》這時候,女孩子跑到那小棗樹下面,伸手去夠那槍。
1.指邊塞上的小城堡。
1.墓穴。
1.幽深盤曲。
2.隱僻折拗。
1.冬眠土中的蟲類。喻草野或隱退之士。
1.語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后多以"幽貞"指隱士。
2.指高潔堅貞的節操。
1.幽靜純真的情趣。
2.幽人隱士的畫像。
1.囚禁。
1.囚禁。
1.深奧玄妙的旨趣。
1.幽雅別致;幽靜雅致。
2.猶幽趣。
3.深奧的道理。
1.隱淪而不用于世。
2.指隱淪而未被擢用之士。
1.隱藏于內心的情思。
1.亦作"幽洲"。古九州之一。
2.州名『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東漢治所在薊縣(今北京城西南)。轄境相當今河北北部及遼寧等地。
1.見"幽州"。
1.猶言獨自徘徊。
1.墓志銘。
1.愚拙。亦指愚拙的人。
1.幽雅的姿態。
1.隱士。
1.猶玄宗。指佛道的深奧義理。
1.謂歸隱。
1.奧深險阻。亦指奧深險阻之地。
2.幽深偏僻。
1.陰溝。參見"幽?"。
1.猶神秘。
1.懸空擺動。
1.久遠;漫長。
2.深長。
3.指聲音徐緩持久。
1.方言。搖晃,擺動。
1.搖晃。
1.懸空擺動。
1.長短。
悠閑懶散。多指虛耗時光過著無聊的悠忽生活|彼并身而立節,我誕謾而悠忽。
1.謂迂緩而不切實際。
2.緩慢。
1.搖晃。
1.長久;久遠。
1.遙遠。
1.遼闊。
1.漫長;渺茫。
1.亦作"悠■"。
2.久遠;遙遠。
1.遙遠;久遠。
1.亦作"悠繆"。
2.荒謬。
1.見"悠謬"。
1.閑適貌;淡泊貌。
2.深遠貌。
3.以形容韻味不盡。
4.久遠貌;遼闊貌。
5.憂傷貌。 6.徐緩貌。
1.謂神態從容,心情閑適。
1.平靜貌;安閑貌。
1.悠揚柔和。
1.遠方。
1.方言。慢慢,有克制。
1.悠揚婉轉。
1.猶閑適。
1.見"悠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