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垂。
1.出自《送郭乂雜言》詩朝歌城邊柳亸地,邯鄲道上花撲人。
2.出自《浣溪紗慢》詞燈盡酒醒時,曉窗明,釵橫鬢亸。
3.出自《長生殿·驚變》軟咍咍柳亸花欹,困騰騰鶯嬌燕懶。
4.出自《倪煥之》火焰時時象將落的花瓣一樣亸下來。
2.
搖曵;飄動。
1.出自《霽后登樓》詩碧池舒暖景,弱柳亸和風。
2.出自《陽臺夢》詞笑迎移步小蘭叢,亸金翹玉鳳。
3.出自《紫釵記·花院盟春》一簾春色如云亸,咱高燒銀燭到更殘。怎說起送你個趁春風游上苑。
4.出自《喝火令》詞端正當窗戶,停勻亸步搖。
5.出自《題刑部李郎中山亭》詩瘦竹亸煙遮板閣,卷荷擎雨出盆池。
3.
松弛。參見“嚲鞚”。
1.出自《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江村野堂爭入眼,垂鞭亸鞚凌紫陌。
2.出自《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彖(盧彖)以雕幰載妓,微服亸鞚,縱觀於側。
3.出自《生查子》詞暖日策花騘,亸鞚垂楊陌。
4.
同“躲”。躲避;隱遁。
1.出自《夷堅甲志·車四道人》道人安寢自如,撼之不動,外人云,又被渠亸了六十年,可怪可怪。
2.出自《不睡》詩醉里不知何處亸,等人醒后一時來。
3.出自《宣和遺事》﹝王成﹞前去宋公莊上捉宋江,爭奈宋江已走在屋后九天玄女廟里亸了。
5.
指責。參見“嚲剝”。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相國夫人自窨約:“是則是這冤家沒亸剝,陡恁地精神偏出跳。”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