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雕刻;雕鏤。
1.出自《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彫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2.出自《莊子·山木》既雕既琢,復歸于樸。
3.出自《漢書·揚雄傳上》非木摩而不雕,墻涂而不畫,周宣所考,般庚所遷,夏卑宮室,唐虞棌椽三等之制也。
2.
繪飾;涂飾。
1.出自《左傳·宣公二年》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3.
通“凋”。凋敝;萎謝。
1.出自《左傳·昭公八年》今宮室崇侈,民力彫盡,怨??并作,莫保其性。
2.出自《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4.
引申指憔悴。
1.出自《哭洞庭葉青原》詩主人對此情無聊,早起脈脈容光雕。
5.
通“凋”。使凋殘、零落。
1.出自《蝶戀花》詞昨夜西風彫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6.
通“凋”。殘破;殘弱。
1.出自《資治通鑒·唐昭宗天復二年》公既志匡社稷,請公迎扈還宮,仆以弊甲雕兵,從公陳力。
2.出自《刑部郎中張府君神道碑》方今敝郡雕部相望,如府君其又可思也已!
7.
用同“叼”。啄取。
1.出自《西游記》好大圣,捏著訣,念個咒,搖身一變……輪開利爪,把他那衣架上搭的七套衣服,盡情雕去。參見“彫琢”。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