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睜大眼睛。
2.
動詞
使勁睜大眼睛。
1.
觀看。參見“瞪眄”。
1.出自《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齊首目以瞪眄,徒眿眿而狋狋。
2.
用力睜大眼睛。參見“瞪眸”、“瞪目”。
1.出自《晉書·隱逸傳·郭文》文瞪眸不轉,跨躡華堂,如行林野。
2.出自《崔五六圖屏風各賦一物得烏孫佩刀》回頭瞪目時一看,使予心在江湖上。
3.出自《八瓊室金石補正·唐豫功參軍王有銘記》傾耳瞪目,遺儀莫睹。
3.
見“瞪眄”。觀,看。
1.出自《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齊首目以瞪眄,徒眿眿而狋狋。
4.
怒目直視。
1.出自《保唐寺燈幢贊》掌塔瞪注,持矛杰立。
2.出自《紅樓夢》寶玉又恐他們去告舌,恨的只瞪著他們。
3.出自《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
5.
眼睛發愣。參見“目瞪口呆”。
1.出自《慘霧》那些跳著玩著的小孩……直瞪著兩眼呆呆的站著。
6.
見“瞪眄”。傲視貌。
1.出自《文選·陸機〈豪土賦序〉》眾心日修,危機將發,而方偃仰瞪眄,謂足以夸世。
1.要求割地。
1.接受﹔承受。
1.猶請佃。
1.請求調動工作。
1.指古代官吏請求奏對。
1.剃頭的敬辭。
1.《左傳.文公元年》﹕"冬十月﹐﹝商臣﹞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后以"請蹯"指弒逆行為。
1.拍馬屁﹐討好。
1.見"請俸"。
1.亦作"請奉"。
2.薪俸。
3.指支取薪俸。
1.表示愿意順服。
1.祈求天神降福。
1.乞求。
1.請求休假或退休。
1.薪給﹔俸祿。
1.謂請求記功。
1.詰問其事故。
1.貨物進出口﹐先向海關陳報﹐請求準許﹐叫做"請關"。
1.指古代官吏請求退休。言使骸骨得以歸葬故鄉。語本《史記.項羽本紀》﹕"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
1.求和。
1.臣子奏章﹐如蒙天子同意﹐則寫"可"字﹐謂之"請畫"。
1.請召呼喚。
1.一種邀請他人參加的小型貸款形式。
1.見"請婚"。
1.亦作"請昏"。
2.求婚。
1.乞求火種。
1.卜問吉日﹐揀好日子。
1.請假。急﹐古代休假名。
1.猶請托。
1.因事或因病請求準許休假。
1.見"請閑"。
1.請帖。
1.請求接見。
2.宋代士人的一種禮節。
3.相見。請﹐敬辭。
4.邀請會見。
1.《漢書.朱云傳》﹕"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云下﹐云攀殿檻﹐檻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后以"請劍"為忠直敢諫﹐請誅奸佞之典。
2.捧劍。舊時皇帝坐朝﹐有捧劍的侍者。
1.謂用話語刺激別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請他去干事來得好。
1.乞降。
1.指邊遠之地的人請求接受教化﹐愿意臣服﹑歸化。
2.請求指教﹔請求告訴。
1.舊制﹐凡忠孝節義之人﹐得向朝廷請求表揚﹐謂之請旌。
1.清靜。請﹐通"清"。靚﹐通"靜"。
1.請飲酒。請﹐敬辭。
2.謂置酒請客。
1.求救。
1.猶鄉薦。
1.買官。
1.指古代京官請求外放﹐任州郡長官。
1.宴請客人。
1.官吏請求退休養老。
1.請求為臣。謂愿意臣服。
1.亦作"青氈"。
2.青色毛毯。
3.指青氈制品。如帳篷﹑帽冠等物。
4.見"青氈故物"。
5.指清寒貧困者。亦指清寒貧困的生活。
1.《太平御覽》卷七○八引晉裴啟《語林》﹕"王子敬在齋中臥﹐偷人取物﹐一室之內略盡。子敬臥而不動﹐偷遂登榻﹐欲有所覓。子敬因呼曰﹕'石染青氈是我家舊物﹐可特置否?'于是群偷置物驚走。"按﹐《晉書.王獻之傳》也載此事◇遂以"青氈故物"泛指仕宦人家的傳世之物或舊業。
1.青色的床帳﹑營帳。
2.青色的供帳。古代供迎送接待的臨時設施。
3.即青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