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只,僅。
2.
連詞
但是。
3.
名詞
(Dàn)姓。
1.
空;徒然,白白地。參見“但馬”、“但歌”。
1.出自《漢書·食貨志下》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賒與之。
2.出自《漢書·王尊傳》及任舉尊者,當獲選舉之辜,不可但已。
3.出自《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但懸曼矰,蒲苴不能以射。
2.
只;僅。
1.出自《史記·李斯列傳》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
2.出自《無家別》詩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
3.出自《反對自由主義》明哲保身,但求無過。
3.
就;徑直。
1.出自《北史·盧昶傳》若彼先有知識,欲見但見,須論即論。
2.出自《因話錄》〔韋應物〕因語晝云:“師幾失聲名,何不但以所工見投,而猥希老夫之意。”
3.出自《平山冷燕》卿議甚善,但依議行。
4.
只是;但是。表示轉折。
1.出自《與吳質書》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
2.出自《摸魚兒》詞佳期過盡,但不說歸來,多應忘了,云屏去時祝。
3.出自《花邊文學·“京派”與“海派”》而北京學界……現在雖然還有歷史上的光輝,但當時的戰士,卻“功成,名遂,身退”者有之,“身穩”者有之,“身升”者更有之。
4.出自《東方》但到下午二時,一線陣地上的戰斗突然又熾烈起來。
5.
只要。表示假設或條件。
1.出自《墨子·號令》敵人但至,千丈之城,必郭迎之,主人利。
2.出自《資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四年》汝但妄奏事,會當斬汝!
3.出自《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但出牌呼妾,妾便出來。
6.
副詞。猶言盡,俱;全是。
1.出自《酬周判官巡至始興會改秘書少監見貽之作兼呈耿廣州》詩攬轡但荒服,循陔便私第。
2.出自《寄默然上人》詩幾生通佛性,一室但香煙。
7.
假設連詞。倘若;假如。
1.出自《大漠行》但使將軍能百戰,不須天子筑長城。
2.出自《楚宮》詩但使故鄉三戶在,彩絲誰惜懼長蛟?
8.
通“誕”。瞞騙;欺哄。
1.出自《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
2.出自《讀書雜志·淮南內篇十六》但,與誕同。
1.謹慎敦厚。
1.小心防火。
2.草名。或種于屋上以防火,故名。又稱景天。
1.謹慎挑選。
1.謹慎而能檢點自己。
1.謹慎簡選。
1.謹慎為將。亦指謹慎為將者。《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厭次侯爰類,以慎將元年從起留。"顏師古注"以謹慎為將也。"《新唐書.褚遂良傳》"但遣一二慎將,付鋭兵十萬,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一說,慎將為楚漢時官號,猶明之參將。見章炳麟《訄書.官統上》。
1.交友審慎。
1.小心調節。
1.謹慎戒懼。
1.謹慎認真。
1.謹慎恭敬。
1.謹慎恭敬。
1.謹慎于言辭。
1.對禮儀謹慎。
1.謹慎思慮。
1.謹慎保密。
1.謹慎保密。
2.認真細致。
1.謹慎沉默。
1.為長治久安而真誠修身。語本《書.皋陶謨》"慎厥身修思永。"孔傳"言慎其身,思為長久之道。"
1.仔細審察。
1.注意季節變化。
1.一開始就慎重。
1.謹慎地保住。
2.指慎于自己的操守。
1.謹慎思考。
1.謹慎嚴肅。
1.對細小的事也小心對待。
1.謹慎對待微小的事情。
1.謂用刑審慎。
1.行為謹慎檢點。
1.亦作"慎修"。
2.謹慎修行。
1.出言謹慎。
1.謹慎處理獄訟之事。語本《書.立政》"庶獄庶慎。"
1.恭謹。
1.春秋魯大夫梓慎和鄭大夫禆灶的并稱。
1.牢記。
①慎重地考慮到事情的后果。也泛指謹慎;慎重慎終于始|慎終如初。②指居喪能盡禮慎終追遠。
1.見"慎終如始"。
1.結束時仍然慎重,就同開始時一樣。指做事從頭至尾小心謹慎。
1.謂結束時想要慎重,在開始時就要小心謹慎。
1.謂居父母喪,祭祀祖先,要依禮晶;要恭敬虔誠。終,指父母喪。遠,指祖先。
1.謂對某一事的態度嚴肅認真。
1.切菜用的木板。
1.砧和斧。古代殺人之具。
1.箭靶。
2.砧。
3.指腰斬人時所用的墊板。
1.亦作"?疴"。
2.寒癥。
1.猶寒戰。
1.使人驚恐。
1.貝殼的一種﹐可作飾物。
1.以蜃灰涂抹的墻壁﹐取其潔白而去濕。
1.載棺的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