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怱”。急遽。參見“忩忙”、“忩忩”。
1.出自《酉陽雜俎續集·金剛經鳩異》其時城下矢落如雨,同火人忩忙忘取忠干尸。
2.出自《三國志·吳志·孫和傳》權登白爵觀見,甚惡之,敕據晃等無事忩忩。
3.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忩忩獨自入城門,行止因由請宣唱。
4.出自《送外舅愼翁之燕京》詩揚子江頭柳色濃,小窓春雨去忩忩。
5.出自《履園叢話·雜記下·題壁詩》有人過邯鄲,見題壁云:生死世間原草草,功名夢里太忩忩。
2.
見“忩忩”。紛爭貌。
1.出自《敦煌變文集·茶酒論》阿你兩個,何用忩忩?
1.亦作"間接肥料"。
2.用來改良土壤性質或幫助有機物質分解,不能作為養分被植物吸收的肥料,如石灰﹑石膏等。
1.亦作"間接經驗"。
2.從書本或別人的經驗中取得的經驗,跟"直接經驗"相對。
1.亦作"間接稅"。
2.從出售商品(主要是日用品)或服務性行業中征收的稅。這種稅不由納稅人負擔,間接由消費者等負擔,所以叫"間接稅"。
1.亦作"間接推理"。
2.由兩個以上的前提推出結論的推理。
1.亦作"間接選舉"。
2.由選民選出代表,再由代表選舉上一級代表的選舉制度。
1.謂胡行亂走。
1.防閑節制。
1.亦作"間杰"。
2.指間世而出的杰出人物。
1.亦作"閑潔"。
2.見"閑絜"。
1.亦作"閑捷"。
2.熟練敏捷。閑,通"嫻"。
1.亦作"間介"。
2.語本《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閑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后用"閑介"指隔絕,阻礙。
3.介于兩者之間。
1.見"閑徑"。
1.安靜。靚,通"靜"。
1.亦作"閑靖"。
2.安閑寧靜。靖,通"靜"。
1.亦作"閑靜"。
2.安閑寧靜。
3.嫻靜文靜。閑﹐通"嫻"。
1.見"閑廄"。
1.官名。唐置,專掌宮廷輿輦牛馬。
無事居住家中;獨自居住家中閑居三年|閑居齋戒。
1.監名『太仆屬官。養馬之所。
1.亦作"閑局"。
2.閑而無事之官署。
3.清閑的境界。
1.亦作"閑劇"。
2.清閑和繁忙。
1.亦作"間距"。
2.兩者之間的距離。
1.亦作"閑嗑牙"。亦作"閑磕牙"。
2.講閑話﹑空話;多嘴。
1.亦作"閑可"。
2.猶等閑,不要緊。
1.亦作"閑客"。
2.清閑的人。
3.白鷴的雅稱。
1.亦作"閑嗑"。
2.方言。閑話。
1.見"閑磕牙"。
1.亦作"閑空"。
2.閑暇無事。
3.空閑的時候。
1.亦作"閑口"。
2.閑話。
1.空口閑談。
1.同"閑口論閑話"。
1.同"閑口論閑話"。
1.亦作"閑曠"。
2.安靜空闊。
3.指空闊而無人使用(的地方)。
4.悠閑放達。
5.清閑無事。
1.亦作"間闊"。
2.久別;遠隔。語本《漢書.諸葛豐傳》"元帝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避﹐京師為之語曰'間何闊﹐逢諸葛。'"
1.亦作"閑拉談"。
2.猶閑扯。
1.亦作"閑來"。
2.平時。
1.亦作"間闌"。
2.干犯關禁。
1.亦作"閑嘮"。
2.方言。猶閑談。
1.亦作"閑冷"。
2.清閑冷落。亦指清閑冷落的官職或處境。
3.幽閑冷寂。
4.無關緊要。
1.亦作"間離"。
2.猶離間。
3.脫離。
1.無事生非;惹事。
1.亦作"閑吏"。
2.職務清閑的官吏。
1.亦作"閑麗"。
2.嫻雅美麗。閑,通"嫻"。
3.安靜優美。
1.亦作"閑練"。
2.熟練;熟習。閑﹐通"嫻"。
1.亦作"閑良"。
2.嫻靜美好。閑,通"嫻"。
1.亦作"閑涼官"。
2.宋元時奉命外出宣慰﹑察訪的官員。
1.亦作"閑涼官"。
2.見"閑良官"。
1.亦作"間量"。
2.方言。房間的面積。
1.亦作"閑聊"。
2.閑談。
1.亦作"閑了"。
2.熟悉了解。閑,通"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