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春季,一年四季中的第一季,我國習慣指立春到立夏的三個月,也指農歷正月至三月。
2.
名詞
〈書〉指一年的時間。
3.
名詞
指男女情欲。
4.
名詞
比喻生機。
5.
名詞
(Chūn)姓。
1.
亦作“旾”?!叭N”的今字。
2.
年;歲。
1.出自《雜詩》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2.出自《送畢侍御謫居》詩桃花洞里舉家去,此別相思復幾春。
3.出自《燈市詞》鄉里女兒十八春,描眉畫額點紅唇。
4.出自《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五周年》詩人民解放軍,今已卅五春。
3.
指草木生長;花開放。常喻生機。
1.出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出自《雨后東郭梅開》詩司花好事相邀勤,不著笙歌不肯春。
3.出自《馬嵬懷古》詩巴山夜雨卻歸秦,金粟堆邊草不春。
4.
情欲;春情。
1.出自《詩·召南·野有死麇》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2.出自《臨江仙》詞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5.
春色;喜色。
1.出自《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2.出自《送潮州呂使君》詩呂使揭陽去,笑談面生春。
3.出自《再生緣》瑞卿連連呼大姐,端然回禮面含春。
6.
北斗指向東方為春,故以春指代東方。參見“春方”、“春路”。
1.出自《尚書大傳》春,出也,故謂東方春也。
2.出自《公羊傳·隱公元年》歲之始也
7.
消息;暗語。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他看見是吾每的好友,自不敢輕;吾兩人再遞一個春與他,等他曉得大官人是在京調官的,衣冠一脈,一發注意了。
2.出自《型世言》〔耿埴〕腳兒趄趄便往里邊跨來,鄧氏道:“哥不要啰!怕外廂有人瞧見。”這明遞春與耿埴,道內里沒人。
8.
唐人呼酒為春,后沿用之。
1.出自《哭宣城善釀紀叟》詩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
2.出自《女冠子》詞錦江煙水,卓女燒春濃美。
3.出自《客舍雨中聽江卿吹簫》詩恨無百斛金陵春,同上鳳凰臺上醉。
9.
茶的代稱。
1.出自《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2.出自《小重山》詞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10.
方言。廣東稱禽魚卵為春。
1.出自《廣東新語·蝦》粵方言,凡禽魚卵皆曰春。魚卵亦曰魚春子。唐時吳郡貢魚春子,即魚子也。
11.
姓。明有春又邰。見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僻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春氏,風俗通云:楚相黃歇,春申君之后。
12.
春季;春天。我國習慣指夏歷正月至三月,為一年四季中第一個季節。
1.出自《書·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
2.出自《文心雕龍·物色》是以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暢。
3.出自《明皇秉燭夜游圖》詩滿庭紫焰作春霧,不知有月空中行。
4.出自《野草·秋夜》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秋后要有春。
1.災害。
2.疾病。
1.因天災而歉收。
1.泛指災荒。
1.亦作"災祲"。
2.猶災異。
1.禍殃。
1.禍患疾苦。
1.亦作"災潦"。
2.水災。
1.水災。
1.亦作"災梨"。
2.謂刻印無用的書,災及作版的梨木。常用作刻印的謙詞。
1.災民。
1.見"災癘"。
1.指自然災害。
1.指自然災害。
2.指傷害。
1.亦作"災厲"。
2.病疫;病災。
1.亦作"災民"。
2.遭受災害的人。
1.禍患和謬誤???,通"謬"。
1.禍患;災難。
1.初耕的田地。
1.猶災梨。
災禍造成的苦難災難面前不能灰心。
1.歉收的年成;荒年。
2.古代稱閏歲或兇厄之年。
1.災禍,禍害。
1.災害。
1.亦作"災愆"。
2.罪孽招致的災禍;災殃。
1.亦作"災譴"。
2.指上天降災示罰;災禍。
1.亦作"災歉"。
2.因災害而歉收;災荒。
1.亦作"災情"。
2.受災的情況。
1.亦作"災區"。
2.受災的地區。
1.見"災煞"。
1.亦作"災煞"。亦作"災殺"。
2.星命術語。三合局中五行的胎神。如子﹑辰﹑申年合為水局,則以午火為胎神。因水能克火,故謂凡逢災煞者,多有災病疾厄之事。
1.謂低劣的字畫災及扇子。
1.由天災人禍招致的損害。
1.聞災自省。
1.災殃,禍患。
1.災變的時間。
1.指日月虧蝕之災異。
1.猶惡獸。
1.猶厄運。
1.亦作"災祟"。
2.災害;災異禍害。
1.亦作"災迍"。
2.災難;禍患。
1.災禍,危難。
1.指吉兇災變的征兆。
2.猶禍福。
1.亦作"災象"。
2.猶災情。
1.亦作"災舋"。
2.禍端。
1.見"災釁"。
1.亦作"災星"。
2.古人以天象附會人事。認為某一星辰出現異常,人間便會有相應的災變,因稱引起災變的星體為災星◇世星命家謂人的命運亦與星辰相關,流年不利,往往由于災星照臨。亦泛指惡運;災難。唐司空圖逸句"忍事敵災星。"
3.喻指造成巨大災難的人或事物。
1.亦作"災兇"。
2.災禍。
1.亦作"災殃"。
2.災難;禍殃。
1.指疾病。
1.指自然界的變異所造成的災害。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