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雜色小魚。
2.
形容詞
古代對人的蔑稱,義為小子、小人。也用作謙辭。
1.
雜小魚。
1.出自《史記·貨殖列傳》鯫千石,鮑千鈞。
2.出自《汴都賦》鮐鱭鯫鮑,釀鹽醯豉。
2.
淺陋,卑微。參見“鯫生”。
1.出自《王少林讀書圖》詩王君先達居上頭,我才于世真一鯫。
3.
白魚。
1.出自《說文·魚部》鯫,白魚也。
1.嚴峻。
1.險峻的山峰。
2.嚴肅端正。
1.特出不凡。
1.遒勁沉郁。
1.嚴肅端莊。
1.嚴正。
1.高陡的崖坡。
1.聳立。
1.高峻陡直。
1.古代男子包頭發的紗巾。即帕頭。
1.牽強湊合。
2.牽線說合。
1.關鍵﹐要害。
1.小巧的包裹。
1.人體九竅和五臟的并稱。
1.亦省作"竅鐙弩"。
2.一種有機括的大弓。
1.見"竅鐙黃華弩"。
1.孔穴。
1.猶言牽強附會。
1.見"竅附會"。
1.猶巧合。
1.一種播種農具。
1.機會。
1.猶訣竅。
1.洞穴。
1.疏導。
1.疏通治理。
1.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
1.猶巧妙。
1.中空之木。
1.指氣息。
1.小巧貌。
1.疏通﹐穿通。
1.孔洞;縫隙。
1.小洞。
1.洞穴;窟窿。
1.關鍵;要害。
1.關鍵;要害。
1.指九竅。
1.洞穴。
1.即人中。
1.猶超拔。
1.死。有時帶譏笑或詼諧意味。
1.翹首仰慕。
1.波濤洶涌貌。
2.筆力雄健。
3.指詩格粗豪淺露。
4.指猛禽雙翼奮展。
1.謂水勢急劇上漲。
1.古代高麗官職名,相當于都督。
1.方言。玻璃瓶。
1.見"女魃"。
1.亦作"女妭"。
2.神話中的旱神。
1.女性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