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貲”另見“資”。
2.
動詞
〈書〉計算;估量(多指錢財方面)。
3.
名詞
價格。
1.
罰款,罰繳財物。按,《說文·貝部》:“貲,小罰以財自贖也。
1.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徭律》斗不正半升以上,貲一甲;不盈半升到少半升,貲一盾。
2.出自《說文·貝部》貲,小罰以財自贖也。
2.
漢代對未成年者征收人口稅。魏晉南北朝指征收絹綿等實物的戶調。參見“貲錢”。
1.出自《晉書·石勒載記上》勒以幽冀漸平,始下州郡閱實人戶,戶貲二匹,租二斛。
3.
文書;契約。
1.出自《管子·山國軌》請立貲於民,有田倍之。
2.出自《野獲編補遺·土司·土官承襲》武官襲替,例有貲為憑,其紀載生時鄰佑,及收生婦人甚詳,蓋防異姓假冒,及乞養之溷也。
4.
估量;計算。
1.出自《魏書·食貨志》靈太后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負物而取之,又數賚禁內左右,所費無貲,而不能一丐百姓也。
2.出自《郭解》詩借交雖有不貲恩,漢法歸成棄市論。
3.出自《清史稿·食貨志一》至雍正七年,營成水田六千頃余,雖糜帑不貲,而行之有驗,惜功未竟,后漸廢弛。
5.
價值;價格。
1.出自《管子·乘馬數》布織財物,皆立其貲。財物之貲,與幣高下,谷獨貴獨賤。
2.出自《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五》景公賜晏子狐之白裘,玄豹之茈,其貲千金。
6.
匈奴稱奴婢。參見“貲虜”。
1.出自《三國志·魏志·烏丸鮮卑東夷傳論》使譯時通,記述隨事,豈常也哉
2.出自《南齊書·河南傳》河南,匈奴種也。漢建武中,匈奴奴婢亡匿在涼州界雜種數千人,虜名奴婢為貲,一謂之“貲虜”。
7.
通“資”。貨物,錢財。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
2.出自《賈客詞》高貲比封君,奇貨通幸卿。
3.出自《清史稿·食貨志一》今令在新各員,有獨力或合貲開荒灼著明效者,分別奏獎,以示鼓勵。
8.
通“?”。細布。參見“貲麻”、“貲布”。
1.出自《魏書·食貨志》計京西水次汾華二州、恒農、河北、河東、正平、平陽五郡年常綿絹及貲麻皆折公物,雇車牛送京。
2.出自《新唐書·地理志二》萊州東萊郡,中。土貢:貲布、水蔥席、石器、文蛤、牛黃。
9.
通“訾”。毀謗非議。
1.出自《金處士傳》人心噴溢,貲賢而屈能。
2.出自《智囊補·語智總敘》兩舌相戰,理者必伸;兩理相貲,辨者先售。
10.
通“資”。輔助。
1.出自《管子·山國軌》以幣貲金,巨家以金,小家以幣。
1.謂用重金懸賞,就會有勇于出來干事的人。
1.指通曉外族語言能口譯者,今稱譯員。
2.中醫學病癥名。
1.指軍事要地。
1.謂下重的賭注。
1.再次申述。
1.抬高身價;愛惜其身。
1.幽深;深邃。
2.謂困難或險阻多而大。
1.舊時六壬課課名。
1.猶慎重。
1.謂珍重身體,愛惜生命。道家以生命為貴,以富貴利欲足以妨其生,故強調重生輕物。
2.謂以民命為重。
1.比喻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恩人。
1.外甥之子。
1.優厚的施與。
1.指十月十日。宋徽宗以十月十日為天寧節。
1.猶沉重。
1.負有全權重任的使臣。
2.加重役使。
1.慎重于事物﹑行為的開始。
1.累世;再世。
1.重大的事。
1.指祖父母存在之日。
1.謂令人畏重的威勢。
1.認為重要而認真對待。
1.指權貴之家。
1.指貴家子弟。
1.亦作"重嫡"。
2.古代稱諸侯的嫡長孫。
1.大誓,莊重的誓言。
1.兩手相重,兩足相疊,不敢有所舉動。形容十分恐懼的樣子。
1.重兵戍守。
1.既重且繁。
又稱氧化氘”。重氫(d)和氧的化合物?;瘜W式d2o。熔點為382℃,沸點為10142℃,密度為1105克/厘米3,都略高于普通水。約占普通水的0015%。一般可采用電解、蒸餾和化學交換等方法從普通水中提取??捎米髟臃磻阎械闹凶訙p速劑,也是制取重氫的原料。
1.謂從重征稅。
2.指苛重的租稅。
1.稻名。
1.謂寶愛自身,不肯輕易而死。
1.謂雙層竹編的衣箱。
1.佛教語。說經義之后,再作偈頌,申說前義。也稱重頌偈或應頌。
1.指喪服。因衣與裳皆為白色,故稱。
1.次年。
1.猶幽深。
1.曾孫,孫子的兒子。也叫重孫子。
曾孫;孫子的兒子。
1.孫子的女兒。
1.指深宮。
1.亦作"重儓"。奴婢的奴婢。
2.用以比喻同類事物中最低下者。
3.復瓣的花。
4.指同一枝上開出的兩朵花。
5.藥草名。玄參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玄參》。 6.藥草名。蚤休的別名。
1.即重臺履。
1.古代婦女穿的高底鞋,始于南朝宋。
1.見"重臺"。
1.謂隔水蒸煮。
1.指樓房。
2.指祖父母。
3.道教語。咽喉的別名。
1.豐厚的財物。
1.猶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