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懇切而不厭倦。誠懇。
1.
亦作“忳”。
2.
教誨不倦。
1.出自《說文·言部》諄,告曉之孰也。
2.出自《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蕭然有出塵之姿問之則孫介夫之孫也故復用前韻賦一篇示志舉》著書已絕筆,一默含千諄。
3.
引申為嚕蘇冗長。參見“諄諄”。
1.出自《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第八問:何以刪《分別功德品》?答:凡校量罪福,最繁重。閑文之諄,三十倍於正文,非佛語也。
4.
忠誠;誠懇。
1.出自《送惠師》詩吾非西方教,憐子狂且醇;吾嫉惰游者,憐子愚且諄。
2.出自《平均篇》且夫唐虞之君,分一官,事一事,如是其諄也。
5.
輔佐。
1.出自《國語·晉語九》曾孫蒯瞆,以諄趙鞅之故,敢昭告於皇祖文王。
1.輕細如塵的青砂珠。傳說為仙藥,人服之可長生。
1.見"珠沉玉碎"。
1.亦作"珠沉玉磒"。亦作"珠沉璧碎"。
2.喻女子喪亡。
1.見"珠沉玉碎"。
1.珠飾的車。
2.即照乘珠。謂能照亮車乘之珠。
1.成串的珠玉。
2.比喻歌聲等之連貫圓潤。
1.飾珠﹑鏤花的門窗。極言宮殿之奢侈華貴。
1.珍珠和翡翠。婦女華貴的飾物。
2.借指盛裝女子。
3.指蚌和翠鳥。
1.珠玉與玳瑁。形容服飾華貴。
1.以珠作彈,謂其豪貴。
1.綴珠的耳飾。
2.泛指綴珠的飾物。
1.綴珠之燈。
1.嵌珠的花鈿。多為婦女首飾。
1.飾以珠玉的宮殿。
1.用東珠裝飾的帽頂,上銜紅寶石。清代正一品官可戴珠頂冠。
1.指北斗七星。因斗星相貫如珠,故名。
2.華美的酒器。
1.古越俗對男孩的稱呼。參見"珠娘"。
1.綴珠的耳飾。
1.飾珠的旗幡。
1.珍珠美玉。
1.珍珠粉。
1.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簡稱。
1.珠飾的衣服。極言其華貴。
1.指聲色美妙的歌舞。
1.指華麗的樓閣。
1.能產珠之蛤。
1.龍宮。
2.指道院或佛寺。
1.玉石粒子。
1.管采珠的官。
2.郡名。
1.珠飾的帽子。
1.精美的館舍。
2.水神的住所。
1.珠串。常以形容清泉飛瀉。
2.形容歌聲婉轉或文辭流暢。
1.珍珠的光華。
2.泛指明潔耀眼的光芒。
1.珠寶閃耀著光采。形容裝飾華貴。
1.比喻人的言行純正合乎規矩。
1.謂米如珠,薪如桂,極言物價昂貴,生活困難。
1.同姓房族中的管事人。
1.五十歲的代稱?!痘茨献樱烙枴?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謂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2.省悟以往的錯誤。
1.唐詩人司空圖的別號。
1.聞風,聽到消息。
官名。宋代將大郡升為府,遣朝臣出任長官,稱知某府事,簡稱知府◇成定制。明代時成為府一級行政長官的正式名稱,轄州縣。清代沿用。
1.知恩感德。
1.謂說話﹑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1.知道底細。
1.報更,值更。
1.鳥名。
1.唐宋時特派主持進士考試的大臣。清代會試的知貢舉多于一二品大臣中簡派,滿漢各一,僅管考場事務,不負閱卷取士之責。
1.謂識古通今。
1.舊交好友。
1.主持道觀事務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