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單純,獨一,集中在一件事上。
2.
形容詞
在學術、技能方面有某種特長。
3.
副詞
光;只;專門。
4.
動詞
獨自掌握或享有。
5.
名詞
(Zhuān)姓。
1.
亦作“剸”。亦作“耑”。
2.
純一;集中。
1.出自《易·系辭上》夫乾,其靜也專。
2.出自《孫子·虛實》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共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
3.出自《淮南子·精神》夫血氣能專於五藏而不外越,則胸腹充而嗜欲省矣。
3.
一意;完全。
1.出自《史記·曹相國世家》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
2.出自《漢書·東方朔傳》朔上書陳農戰(zhàn)強國之計,因自訟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韓非之語也。
3.出自《祝酒歌》林區(qū)的工人啊,專愛在這兒跟困難作對!
4.
滿。參見“專車”。
1.出自《王安石乞退不允批答》卿文學高一時,名譽專四海。
5.
肥厚。參見“專膚”。
1.出自《儀禮·士虞禮》用專膚為折俎,取諸脰膉。
6.
獨享;獨占。
1.出自《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2.出自《孔子家語·入官》己有善,勿專;教不能,勿怠。
3.出自《論衡·累害》欲專良善之名,惡彼之勝己也。
4.出自《捕蛇者說》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7.
專斷;擅自行事。
1.出自《禮記·中庸》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
2.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衛(wèi)寧喜專,公患之。
3.出自《舊唐書·石雄傳》我輩捍邊,但能除患,專之可也。
4.出自《問大夫無遂事》上之不足以利國,下之不足以利民,可以復命而后請。當此之時而遂,君子以為專。
8.
主持;掌管。
1.出自《禮記·檀弓下》我喪也斯沾,爾專之,賓為賓焉,主為主焉。
2.出自《元玄度墓志銘》君泣曰:“太夫人專門戶,不宜乏使令。”
3.出自《老學庵筆記》宣和中,百司庶府悉有內侍官為承受,實專其事,長貳皆取決焉。
9.
專攻;專門。
1.出自《顏氏家訓·勉學》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為貴,不肯專儒。
2.出自《舊唐書·方伎傳·甄權》嘗以母病,與弟立言專醫(yī)方,得其旨趣。
3.出自《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夫人之才,成於專而毀於雜。
4.出自《從五周年看五十周年》要學得專,也學得博。
10.
單,只是。
1.出自《韓非子·難二》夫一匡天下,九合諸侯,美之大者也,非專君之力也,又非專臣之力也。
2.出自《明膽論》明以見物,膽以決斷。專明無膽,則雖見不斷;專膽無明,則違理失機。
3.出自《潮州修韓文公廟記》譬如鑿井得泉,而曰水專在是,豈理也哉!
11.
小。參見“專室”。
1.出自《醉樂亭記》雖然地狹而專,民多而貧,外有靚袨都雅之形,其實無名園杰榭,尤花異木。
12.
古代陣法名。參見“五陳”。
1.出自《左傳·昭公元年》為五陳以相離,兩於前,伍於后,專為右角,參為左角,偏為前拒。
2.出自《宋史·兵志九》天地五行之數不過五,五陣之變,出於自然。
13.
姓。春秋吳有專諸。
1.出自《廣韻?仙韻》專,姓。吳刺客專諸。
14.
引申為對某種學術或技能有特長。參見“專家”。
1.出自《到著作省表》臣藝不博古,學謝專家。
2.出自《應詔陳言疏》中國則不然,凡百工技藝,視為鄙事,聰明之士不肯留意於其間,此所以少專家也。
3.出自《船長》這可是國際港口,面對的都是專家,一張嘴就知道你有多少斤兩。
4.出自《清史稿·儒林傳序》后如孔廣森之於公羊《春秋》,張惠言之於孟虞《易》說……皆專家孤學也。
15.
引申為純篤。
1.出自《長溪修學記》其俗樸而專,和而靖。
16.
引申為權重。
1.出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五》應侯之用秦也,孰與文信侯專?
17.
收絲器。
1.出自《說文·寸部》專,紡專。
1.從旁邊出來或生出。
2.四出;遍出。
3.別出。
1.橫穿。
1.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名。
1.謂推卸于他人。
1.邊道。
2.借指不正當的門徑。
1.橫出。
1.側面刮風。亦指側面的風。
1.廣布。
1.意外之福。
1.即旁妻。
1.普遍告知。
1.廣泛匡正。
1.附近的山谷。
指置身事外,在一旁觀察袖手旁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1.局外人比當事者看得更清楚。
社會心理學名詞。在緊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場而產生的對救助行為的抑制作用。旁觀者人數越多,抑制程度越高。產生原因主要有由于眾人在場,社會責任被分散;個人不能確定該怎么做,想看看在場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類似想法,等等。
1.橫貫。
1.即膀胱。
1.鄰國。
1.紛繁交錯。
1.豪門貴族的佃戶。
1.亦作"旁遑"。
2.因內心不安而徘徊不定貌。
1.見"旁皇"。
1.橫禍﹐意外之禍。
1.為他物所擊。
2.從側面襲擊。
1.多方參證。
1.謂狂浪四濺。
1.兼及;遍及。
2.謂牽連他人。
1.別有寄托。
1.普遍沾被。
1.謂從側面或不同的角度表現出來。
2.指頭緒紛繁﹐枝節(jié)橫生。
1.附近。
1.從旁救助。
1.廣泛安集。
1.附近的州郡。
2.別的州郡。
1.廣開。
2.向四旁展開。
1.側目而視。
1.在旁邊侍立。
1.在左右的官吏。
1.從四方而至。
1.近鄰﹐鄰居。
1.名位與利祿;名聲與利益。
長篇小說。英國薩克雷作于1848年。女主人公蓓基·夏潑出身貧寒,父母雙亡。在學校中她受盡歧視,感到忿懣不平,離畜便開始投機、冒險的生活。她靠自己的美貌,不擇手段地獵取金錢,力圖進入上流社會。然而上流社會門禁森嚴,她的出身始終阻礙她獲得成功。
1.譏稱熱衷功名利祿的人。
1.著述的體例。
2.舊時律書的首篇,猶今之總則,包括刑名與體例。
古代軍隊行進,前鋒如遇敵情便舉茅草為警號◇以名列前茅”指名次在前他是我們班上的才子,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
1.名聲業(yè)績。
1.著名的戲曲演員。
1.知名人士;名士之輩。
1.著名人士與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