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車轅。
2.
名詞
泛指車。
1.
車轅。用于大車上的稱轅,用于兵車、田車、乘車上的稱辀。
1.出自《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辀以走。
2.出自《后漢書·張衡傳》魂眷眷而屢顧兮,馬倚辀而徘回。
3.出自《送張嘉父長官》詩都城昔傾蓋,駿馬初服辀。
4.出自《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詩君辭瘴癘走挾辀,拂衣逝矣鷹脫鞲。
2.
車。
1.出自《楚辭·九歌·東君》駕龍辀兮乘雷,載云旗兮委蛇。
2.出自《游龍山》詩快哉萬里風,一掃天四周。誰言太始再開辟,日馭本自無停辀。
3.出自《同諸君圣安寺餞曹檢討》詩傾城出祖餞,於此聚行辀。
3.
見“辀張”。強橫;囂張。
1.出自《后漢書·皇后紀下·孝仁董皇后》后忿恚詈言曰:“汝今辀張,怙汝兄耶?當敕票騎斷何進頭來?!?/p>
2.出自《晉書·張華傳》﹝鐘會﹞辀張跋扈,遂搆兇逆耳。
3.出自《宋書·沈攸之傳》何其平日辀張,實輕周邵。
4.
見“辀張”。驚懼貌。
1.出自《文選·劉琨〈答盧諶詩〉序》自傾辀張,困於逆亂。
1.渴念的心懷。
1.見"渴驥奔泉"。
1.急望見到。
1.非常想喝酒。
1.謂馴馬時控制其飲水,使之習慣忍渴。
1.口干氣悶。
渴想~遠方的親人。
1.西域古國『代為蒲犁國。即今之塔什庫爾干。
1.亦作"渴羗"。
2.晉王嘉《拾遺記.晉時事》"有一羌人,姓姚名馥……好啜濁糟,常言渴于醇酒。群輩常弄狎之,呼為'渴羌'。"后因以稱嗜酒的人。
3.用以稱嗜茶的人。
1.見"渴羌"。
1.猶急切。
迫切地要求或追求~進步。
1.盡日,終日。
2.時間不足。語本《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董遇等﹞亦歷注經傳,頗傳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苦渴無日。"
3.旱日。
1.急求功賞。
1.瞌睡。想睡覺或困倦而進入睡眠﹑半睡眠狀態。
1.亦作"渴脗"。
2.謂唇干思飲。
1.見"渴吻"。
1.古代吸水用的曲筒。
2.猶金烏。太陽。
1.迫切地慕求賢才。語本《孔叢子.公儀》"君若饑渴待賢,納用其謀,雖蔬食水飲,伋亦愿在下風。"
非常想念。
1.唐盧仝《訪含曦上人》詩"三入寺,曦未來。轆轤無人井百尺,渴心歸去生塵埃。"喻訪友不遇,思念殷切◇用為想望舊友之典。
1.口渴,暑熱。
1.無雨。
1.古禮稱死者未及葬期而提前埋葬。
1.干涸的水澤。
1.《書.胤征》"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后因以"克愛克威"謂恩威得當而使人心悅誠服。
1.攻克。
1.峻刻暴虐。
1.斬殺敗降的敵人?!稌つ潦摹?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孫星衍疏引鄭玄曰"克,殺也。不得暴虐殺紂師之奔走者。"一說,肯來投奔的敵人??讉?商眾能來奔降者,不迎擊之。"
1.刺臂出血。古人盟誓的一種方式。
1.克扣剝削。
2.猶克薄。
1.猶言苛刻,苛求。
2.挖苦,諷刺。
1.《詩.周頌.雝》"燕及皇天,克昌厥后。"鄭玄箋"文王之德安及皇天……又能昌大其子孫。"后因稱子孫昌大為"克昌"。
1.謂能教誨不倦。
1.亦作"克辰"。
2.猶克期。限定時間。
1.完成;實現。
1.能夠繼承。
1.興建。
1.非法扣除。
2.克服去除。
1.猶克紹箕裘。
1.亦作"克搭"。
2.猶挖苦。
1.能夠達到。
1.象聲詞。
1.謂能和順而寬容。
1.能承當;敢當。
1.蕩平,消滅。
1.謂一語中的。
1.打敗敵人。
1.良弓名。南宋紹興年間韓世忠據神臂弓改造而成。"其發可至百步,其勁可穿重甲",成為對付金人鐵騎的精良兵器。見宋王明清《揮麈三錄》卷三﹑《宋史.兵志十一》。一說本于徽宗時知雄州和詵所上制勝強遠弓(亦稱鳳凰弓),見宋岳珂《梙史》卷五。
1.良弓名。明嘉靖二十七年,錦衣衛軍匠馮經所獻,一次可發兩三枝箭。見《續文獻通考.兵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