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腳后跟。
2.
動詞
跟隨,追隨。因襲。
3.
動詞
到;親至。
1.
腳后跟。亦泛指腳。
1.出自《荀子·榮辱》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愿曰:“知慮材性,固有以賢人矣!”
2.出自《和王微之登高齋》魏王兵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3.出自《夜譚隨錄·香云》張筵設宴,大會親戚,來赴者接踵。
2.
追逐。
1.出自《六韜·均兵》騎者,軍之伺候也,所以踵敗軍,絕糧道,擊便寇也。
2.出自《太平廣記》忽見空中有物,如角馱之像,飛騎刀刺之,角馱涌出為人,身長丈余,而逐飛騎。飛騎走,且射之,中。怪遂少留,又來踵,飛騎又射之,乃止。
3.
指鞋后跟。參見“踵決”。
1.出自《莊子·讓王》曾子居衛,缊袍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2.出自《新序·節士》原憲冠桑葉冠,杖藜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衽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
3.出自《聊齋志異·丁前溪》揖客入,見其衣敝踵決,居之溫室,設筵相款,寵禮異常。
4.
跟隨。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吳踵楚,而疆埸無備,邑,能無亡乎?
2.出自《漢書·武帝紀》步兵踵軍后數十萬人。
3.出自《唐故相權公墓碑》前后考第進士及庭所策試士,踵相躡為宰相達官,與公相先后。
4.出自《四游記·唐三藏起程往西》我和你踵在眾人叢中,一則看他那會何如;二則看他金蟬身上,可有我的寶貝。
5.
繼承;因襲。
1.出自《漢書·刑法志》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於郡國。
2.出自《云麓漫鈔》司馬遷易編年為紀傳,成一家之書,自后史官莫不踵之。
3.出自《郎潛紀聞》像各有贊,踵乾隆故事也。
6.
至;到。參見“踵門”。
1.出自《戰國策·齊策一》軍重踵高宛,使輕車銳騎沖雍門。
7.
屢次;頻頻。參見“踵見”。一說,用腳后跟走著去求見。參閱陸德明釋文引晉崔撰曰。
1.出自《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
8.
車的后承軫。指辀的末端,用以承受車箱橫木者。
1.出自《周禮·考工記·辀人》五分其頸圍,去一以為踵圍。
2.出自《鳳氏經說·車制》辀之后承軫者曰踵。
3.出自《考工記圖·釋車》辀端謂之頸,后謂之踵。
9.
借指基腳,物體的底部。
1.出自《元史·五行志二》〔元統〕二十八年六月壬寅,彰德路天寧寺塔忽變紅色,自頂至踵,表里透徹,如煅鐵初出于爐,頂上有光焰迸發,自二更至五更乃止。
1.猶言嘴上不服。
1.口脂的一種。
1.家眷;家口。
2.指生計,生活負擔。
1.言語敏捷。
1.按人口征稅。
原指軍隊中按人發給的糧食,后來泛指各個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糧食。
1.方言。口哨。
1.按人口比例。
1.口頭論說。
1.方言。形容飲食儉省。
口北出產的馬。
1.中醫病癥名。口舌糜爛。臟腑積熱所致。
2.中醫病癥名。舌生白衣如霉,或生糜點如細碎飯粒,色白不痛,甚至彌漫滿舌,及于唇內﹑上腭,屬悟。多為熱病后期傷陰所致。亦見于久病胃氣衰敗者。
1.古時官員的祿米。
2.指內蒙古地區所產之米。
1.口角,爭吵。
蕈的一種,多生在牧場的草地上,有白色肥厚的菌蓋。供食用,味鮮美。張家口一帶出產的最著名。
1.油嘴滑舌。
1.靜觀。
1.物體轉動中心的相對穩定的一點。
不流動的電荷,如摩擦所產生的電荷。
利用靜電感應原理獲得復制件的方法。利用靜電感應使帶靜電的光敏材料表面在曝光時,按影像使局部電荷隨光線強弱發生相應的變化而存留靜電潛影,經一定的干法顯影、影像轉印和定影而得到復制件。具有簡便、迅速、清晰、可擴印和縮印,還可復印彩色原件等優點。
測量電荷量大小的儀器。
涂料的施工方法之一。利用高壓靜電發生器產生的負高壓與噴槍相聯,使油漆帶上負電。帶負電的油漆被壓縮空氣霧化,在沖力和靜電場共同作用下,被吸附到帶正電(接地)的工作物上,并形成一種均勻的薄膜。該工藝可顯著減少飛散在空氣中的漆霧,節約油漆,提高工效,便于實現過程自動化。
利用接地的金屬空腔隔離靜電場影響的方法。使用目的為不使外界電場影響內部的用電設備。如輸送電視信號的纜線都采用內部包有一層金屬絲網的屏蔽線;不使內部電場影響外界。如高壓變電站(所)都采用金屬網或金屬板屏蔽。
1.指道家的澄心靜慮﹐守道不離。
2.指佛教的澄心靜慮﹐坐禪入定。
3.平靜凝滯。
4.平靜安定。
1.清靜無欲。
1.冷靜持重﹐不露鋒芒。
1.沉著地控制住。
1.使耳根清靜。
1.清靜的別屋。
2.僻靜的街巷。
1.和尚﹑道士﹑居士﹑隱者等的住房或修行處所。
1.委婉地暗示或勸戒。
1.指道家的靜坐修養之功法。《古今圖圖書集成.神異典》有《靜功》部﹐記道家修養之事。
1.靜肅恭謹。
1.反躬靜思。
1.靜靜地拱手而坐。
1.即靖郭君。
1.靜心涵泳。
1.精明強干。
1.安靜和美。
1.安靜平和。
1.見"靜默"。
1.文靜厚重。
1.安靜地﹑耐心地等候。
1.凈化﹐完全清除世俗之念。
1.平和緩慢。
1.靜處韜晦。指隱退不仕。
1.佛教語。安靜之智慧﹔清凈之智慧。
非常安靜,沒有一點聲音靜寂的夜晚,偶爾傳來幾聲蛙鳴。
1.優閑地寄寓﹑依托。
1.潔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