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到;達到(完善、美好的境地)。
2.
動詞
〈書〉聚集;來到。
3.
名詞
(Zhēn)姓。
1.
到;達到。
1.出自《詩·邶風·泉水》遄臻于衛(wèi)。
2.出自《抱樸子·審舉》唐虞所以能臻巍巍之功者,實賴股肱之良也。
3.出自《太原旅懷呈薛十八侍御齊十二奉禮》詩眼見寒序臻,坐送秋光除。
4.出自《警告全國父老書》內以鞏我邦家於金甌磐石之安,外之與世界各友邦共臻和平康泰之盛運。
2.
增加,加重。
1.出自《書·顧命》王曰:“嗚呼!疾大漸,惟幾,病日臻。”
3.
一再;接連不斷。
1.出自《墨子·尚同中》飄風苦雨,薦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罰也。
4.
聚集。
1.出自《鹽鐵論·力耕》自京師東西南北,歷山川,經郡國,諸殷富大都,無非街衢五通,商賈之所臻,萬物之所殖者。
5.
盛;滿。
1.出自《南都賦》其水則開竇灑流,浸彼稻田;溝澮脈連,堤塍相輑;朝云不興,而潢潦獨臻。
6.
極;盡。
1.出自《歷代名畫記·論畫六法》上古之畫,跡簡意澹而雅正,顧陸之流是也;中古之畫,細密精致而臻麗,展鄭之流是也。
2.出自《舊唐書·文苑傳下·王維》書畫特臻其妙,筆蹤措思,參於造化,而創(chuàng)意經圖,即有所缺,如山水平遠,云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
3.出自《藝苑卮言》七言律體,諸家所難,王維、李頎,頗臻其妙,即子美篇什雖眾,??焉自放矣。
7.
齊全,完備。
1.出自《桃花女》那任二公的女兒,性子好生利害,倘或禮物有些不臻,打將起來,我在后面好溜。
1.祭祀前齋戒﹑習禮的場所。
2.布施齋食的場所。
1.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場所。
2.道土誦經禮神的場所。
1.供祭祀前齋戒用的房屋。
2.寺院的殿堂,為僧尼設齋誦經的地方。
1.掌宗廟社稷祭祀的小吏。魏始置﹐屬太常。唐宋亦皆置之。
2.古代舞隊名。
1.供齋祠用的亭子。
1.古人齋戒時居住的庭院。
2.書齋。
1.書僮。
1.指書齋。
1.供齋醮時誦讀的文詞。
1.齋宮的帷幕。
1.家居的房屋。
1.見"齋潔"。
1.祛除雜念,使心神凝寂。
1.凈潔身心,清除雜念。
1.齋戒修行。
1.齋戒熏香。
1.莊重嚴禁。
1.做齋事時設的筵席。
1.齋戒時所穿的衣服。
2.喪服。
1.家居的房屋。
1.供齋戒用的院子。
伊斯蘭教徒齋戒的月份。該教規(guī)定穆斯林每年在教歷九月(萊麥丹月)齋戒一月。以見月為封齋始,見新月(月牙)為齋月終。以兩位有威望的穆斯林(如長老、阿訇等)所見為準。
1.舊指學舍中的仆役。
1.帝王齋宮禁衛(wèi)。
1.古時官府釀造的優(yōu)質酒。
1.齋堂的鐘聲和官衙的鼓聲。比喻單調乏味的生活。
1.古時祭祀用的醇酒。
1.僧﹑道的施主。
1.供僧﹑尼吃的食物。
1.嚴肅誠敬。
1.齋舍的座位。
1.謂截取大曲中大遍的解數(shù)所制的曲。如《泛清波摘遍》。
1.調派。
2.挑選。
1.擺脫不了。
1.明亮;光明。
2.明顯;昭著。
1.顯露;分明。
1.臣僚呈報皇帝的文書。
1.官印以及佩帶。
1.指奏章終了空白處。
1.見"傽遑"。
1.亦作"傽偟"。
2.驚慌失措貌。
1.驚慌失措貌。
1.遮蔽。
1.屏障。
2.遮蔽。
1.古代帝王車輿前用以障蔽塵垢的器物。
1.唐朝武庫中的一種刀名。
1.筑堤遮攔;遮防。
1.阻隔;隔閡。
1.阻塞;隔絕。
1.山間溝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