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醫(yī)生為斷定病癥而察看病人身體的情況。
1.
省視;察看。
1.出自《楚辭·九懷·陶壅》意曉陽兮燎寤,乃自診兮在茲。
2.出自《水經注·漾水》是以經云:漾水出氐道縣,東至沮縣為漢水,東南至廣魏白水。診其沿注,似與三說相符而未極西漢之源矣。
3.出自《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二》是時,昭宗累遣使赍朱書御札賜帝,遣帝收軍還本道。帝診之曰:“此必文通、全誨之謀也。”皆不奉詔。
4.出自《上征賦》度力爭之難取,姑取和以徐診;敵計窮而乞和,胡恇葸而不察。
2.
候脈察病;診斷。
1.出自《列子·力命》一曰矯氏,二曰俞氏,三曰盧氏,診其所疾。
2.出自《漢書·藝文志》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鵲、秦和,蓋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
3.出自《水利論》太倉公為人治疾,所診期決死生。
4.出自《老殘游記》帳子里伸出一只手來,老媽子拿了幾本書墊在手下,診了一只手,又換一只。
3.
癥狀。
1.出自《素問·風論》帝曰:五藏風之形狀不同者何?愿聞其診及其病能。
2.出自《金匱要略·痰飲咳嗽》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4.
醫(yī)治。
1.出自《獲虎之夜》他受了傷,我自然要想法子替他診好的。
2.出自《一個小人物的憤怒》病需要趕快診好,局里只準許馬希賢先生三天病假。
5.
整治。
1.出自《反攻·脊背與奶子》真不懂任三嫂跟上了莊溪那兔崽子有什么鳥好處。他想著這件事。頂好把那個兔崽子也診他一診,給他點兒王法。
6.
通“畛”。告訴。
1.出自《莊子·人間世》匠石覺而診其夢。
7.
指使診斷,就診。
1.出自《吶喊·明天》神簽也求過了,愿心也許過了,單方也吃過了,要是還不見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診何小仙了。
1.散官。
1.草書的一種。以散筆作草書,也稱飛草。宋蔡襄始創(chuàng),其法從飛白脫出,自成一家。
1.拄杖散步。
1.未壓制成片﹑團的茶葉。
1.指官府指派的憫勞恤死等事的差使。
1.供散差使用之馬。
1.指戲劇等文娛演出結束,演員下場,觀眾散開離去。
2.引申為結局。
3.比喻生命終結。
1.舒暢。
1.指朝見結束。
1.粗陋的車子。
1.松弛。
1.不成材之樗木。比喻無用之人。常用作自謙之辭。語本《莊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人不顧"。
1.管閑事,說閑話。
1.分支傳播。
1.閑散相隨。
2.隋代小官名。階從九品,主出使。參閱《隋書.百官志下》。
3.宋代官府差役名。
1.宋代官府差役。
1.普遍而廣大。
1.喪服散垂于腰的麻帶。
1.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1.散誕。逍遙自在。
1.散淡;浪蕩。
1.亦作"散澹"。
2.悠閑;逍遙自在。
1.方言。開玩笑。
1.見"散淡"。
1.放逸。
1.動搖不定;動蕩不定。
1.亦稱"散小人"。
2.即散燈。
1.兵家謂諸侯在自己領地內作戰(zhàn),其士卒在危急時容易逃亡離散,故名。《孫子.九地》"諸侯自戰(zhàn)其地﹐為散地。"李筌注"卒恃土﹐懷妻子﹐急則散﹐是為散地也。"一說無險可守﹐士卒意志不堅﹐易于離散之地∥延錫注"地遠四平﹐更無要害﹐志意不堅而易離﹐故曰散地。"
1.宋代指正雜劇演出之后的零星節(jié)目。
1.宋代鉆珠子的行會組織。
1.指棄官隱居。
1.單獨或零散監(jiān)禁的囚犯。
1.發(fā)放。
2.謂在野外放牧。
1.短工。
1.布福。
2.舊時祭祀后,把祭祀食品分給大家吃,叫"散福"。
1.零散歸附。
1.夜間最后一次打更。
1.收工,下班。
2.停工,沒工做。
1.晉及南朝各代雜稅名。
1.設置為儀而不敲擊之鼓。
1.有官名而無固定職事之官。與職事官相對而言『制﹐朝廷對大僚重臣于本官之外加賜名號﹐而實無官守。魏﹑晉﹑南北朝因之。隋代始定散官之制。唐﹑宋﹑金﹑元因之。文散官有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光祿大夫等;武散官有驃騎將軍﹑輔國將軍﹑鎮(zhèn)國將軍等。其品秩之高下﹐待遇之厚薄﹐各代不一。
1.明清時翰林院設庶常館,新進士朝考得庶吉士資格者入館學習,三年期滿舉行考試后,成績優(yōu)良者留館,授以編修﹑檢討之職,其馀分發(fā)各部為給事中﹑御史﹑主事,或出為州縣官,謂之"散館"。
1.視力缺陷的一種。有散光眼的人看東西凝不清,由角膜或晶狀體表面的彎曲不規(guī)則,使進入眼球中的影像分散成許多部分引起。用特制鏡片制成的眼鏡可以矯正散光。
1.謂閑游。
1.中醫(yī)學名詞。指散除寒邪的一種治法。如表寒癥見頭痛﹑發(fā)熱﹑惡寒﹑無汗,可采取辛溫發(fā)汗,以散表寒;里寒癥見腹痛喜按﹑大便清稀﹑四肢逆冷,可采取辛熱溫中,以除里寒。
1.逍遙自在的人。
1.古代無職守或封邑的侯爵。
1.零星小戶頭。
1.使花朵飄散。
2.謂為供佛而散撒花朵。
3.指散花天女。
4.佛教稱經之散文為散花。參見"散華"。
5.舞曲名。 6.樓名。在四川成都。
1.即散花天女。
2.此借指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