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草名。一說,即地榆。
1.出自《爾雅·釋草》蘵,黃蒢。
2.出自《廣雅·釋草》菗蒢,地榆也。
3.出自《埋枯骨詔》若委骸不葬,或蒢衣莫改,即就收斂,量給棺具。
2.
見“蘧蒢”。用葦或竹編成的粗席。
1.出自《鹽鐵論·散不足》庶人即草蓐索經,單藺蘧蒢而已。
2.出自《周書·韋夐傳》昔士安以蘧蒢束體,王孫以布囊繞尸。
3.出自《舟中作》詩蘧蒢作帆三版船,漁燈夜泊閶門邊。
4.出自《明史·后妃傳二·莊烈帝恭淑田貴妃》暑月駕行幸,御蓋行日中。妃命作蘧篨覆之,從者皆得休息。
3.
見“蘧蒢”。身有殘疾不能俯視的人。
1.出自《國語·晉語四》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
2.出自《上執政書》蓋自古者至治之世,自瞽蒙、昏瞆、朱儒、蘧蒢、戚施之人,上所以使之,皆各盡其才。
3.出自《奈何天·形變》那里知道冥冥之中有我這變形使者,能把蘧蒢、戚施變做潘安、宋玉。
4.
見“蘧蒢”。諂諛獻媚的人。
1.出自《論衡·累害》戚施彌妒,蘧蒢多佞。
2.出自《漢書·敘傳下》宣之四子,淮陽聰敏,舅氏蘧蒢,幾陷大理。
3.出自《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持論不蘧蒢,奉身謝夸詡。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