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高大的山。
2.
名詞
稱妻的父母或妻的叔伯。
3.
名詞
(Yuè)姓。
1.
亦作“嶽”。
2.
指四岳。上古官名,主四方之祭,為諸侯之長。參見“岳牧”。后泛稱一方諸侯或封疆大吏。參見“岳牧”。
1.出自《書·堯典》岳曰:“否德,忝帝位。”
2.出自《論衡·定賢》堯求,則咨于鯀、共工,則岳已不得。
3.出自《文選·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藩岳作鎮,輔我京室。
3.
用以尊稱妻方的父母一輩長者。參見“岳父”、“岳家”。
1.出自《聊齋志異·水莽草》〔寇三娘〕因顧生曰:“既婿矣,而不拜岳,妾復何心?”
2.出自《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錢青道:“若得岳父扶持,足感盛德。”
3.出自《土風錄》妻父亦曰“岳父”,或稱曰“泰山”。
4.出自《兒女英雄傳》你略歇歇兒就先回去把這話說給你娘,并致意你岳父岳母,叫他二位好放心。
5.出自《王昭君》看呼韓邪怎樣討他岳父的歡心吧。
6.出自《聊齋志異·劉夫人》﹝慕生﹞喜曰:“吾同鄉也。岳家誰氏?”答曰:“無之。”益喜。
7.出自《新生》他把他們母女倆安頓在岳家--在浙江南部一個什么鄉下。
4.
即岳山。古琴瑟部件。
1.出自《洞天清錄集·古琴辨》若太古琴,或以一段木為之,并無肩腰,惟加岳,亦無焦尾。
5.
姓。
1.出自《姓觿?覺韻》岳,姓纂云:“泰岳之后”。
6.
古代指名山“四岳”或“五岳”。此指東岳泰山。亦泛指高山。
1.出自《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于天。
2.出自《說文·山部》岳,東岱、南藿、西華、北恒、中太室,王者所以巡狩所至。,古文,象形高。
3.出自《文選·張衡〈思玄賦〉》二女感於崇岳兮,或冰折而不營。
4.出自《文心雕龍·銘箴》至於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澤,亦有疏通之美焉。
5.出自《詩·周頌·般》陟其高山,墮山喬岳。
6.出自《雜體詩·顏特進》氣生川岳陰,煙滅淮海見。
7.出自《喜雪獻裴尚書》詩聚庭看岳聳,掃路見云披。
1.遮攔;攔截。
1.亦作"拘闌"。
2.即勾欄。宋元說書﹑演戲﹑耍雜技的場所。元人亦以稱妓院。
1.見"拘欄"。
1.見"拘累"。
1.亦作"拘縲"。
2.監禁,囚禁。
拘泥禮節熟不~。
1.拘禁于獄中。
1.曲領。古人帽子下垂,用以繞頸。
1.亦稱"拘押所"。
2.治安機關暫時關押人的處所。
1.刻板淺陋。
1.梵語kro?a。古印度計程單位。或作"俱盧舍"。意為"一硼地"。
1.拘束謹慎。一說為勤勞。
2.拘禁;逮捕。
①肌肉收縮,不能伸展自如。②〈書〉拘泥~章句。
1.拉扯牽引,縫補綴合。比喻文章用事過多,反成弊害。
1.俘獲。
1.草名。即皋蘆草。葉似茶,味苦。
1.專賣。
2.限制出售。
1.猶郁悶。
1.古代西域諸城國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克里雅河以東。
1.拘禁;拘留。
2.束縛羈絆。
1.即拘彌。古代西域諸城國之一。
1.被拘押的人。
1.彎曲之木。
1.見"拘拿"。
1.亦作"拘挐"。亦作"拘拏"。
2.逮捕,捉拿。
1.見"拘那夷"。
1.見"拘拿"。
1.亦稱"拘拿兒"。
2.夾竹桃的別名。
①固執;不知變通~成說。②拘束;不自然~不安。
1.拘束。
1.指宮女。以如拘禁之囚,故稱。
1.束縛,限止。
1.搜求奇異的文句。
1.梵語。鳥名。產于印度。
〈書〉束縛~于成規。
1.見"拘箝"。
1.拘束;管束。
1.見"拘箝"。
1.亦作"拘拑"。亦作"拘鉗"。
2.管束。
1.拘禁;關押。
2.被拘禁的囚犯。
3.拘束,束縛。
1.拘泥淺陋;拘泥不化。語本《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
1.拘攣拳曲。引申為受束縛而不自由。
1.見"拘榷"。
1.亦作"拘確"。
2.專賣。
1.固執守舊﹑目光短淺的儒生。
2.褊狹。
1.拘謹軟弱。
1.拘拿。
2.征收。
1.拘捕審問。
1.拘泥于成法。
1.拘泥固執不知變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