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愿;寧愿。
2.
動詞
〈書〉負傷;殘缺。
3.
見”慭慭“,謹慎的樣子。
1.
亦作“慭”。亦作“憗”。
2.
損傷;殘滅。
1.出自《左傳·文公十二年》兩君之士皆未憖也,明日請相見也。
2.出自《再乞表》區區旅力,或未憗於余年。
3.出自《撫云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錢公神道碑》蜀道旋通,滇寇未憖。
3.
憂傷。
1.出自《廣雅·釋詁一》憖,憂也。
2.出自《明佛論》不睹佛之悲一日俱坑之痛,憖然畢同,坐視窮酷而不應,何以為慈乎?
3.出自《哀鹽船文》憖流血以盈眥,訴強死之悲心。
4.
閑。參見“憖暇”。
1.出自《隱居通議·駢儷二》去非作文有極俊麗者……如《賀揚州》又曰:“軍士歡呼,盡醉瓊花之露;文書憖暇,笑尋楊柳之春。”
5.
戒慎。參見“憖憖”。
1.出自《三戒·黔之驢》﹝虎﹞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6.
喜悅。
1.出自《謝宣諭許罷節鉞表》閉門養疾,曾未憖于朝榮;擊壤歌時,顧難忘于圣力。
7.
連詞。且。表示遞進關系。
1.出自《國語·晉語五》然而民不能戴其上久矣,難必及子乎!盍亟索士憖庇州犁焉。
8.
寧肯;愿意。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八年》鈞將皆死,憖使吾君聞勝與臧之死也以為快。
2.出自《次韻酬龔深甫》北尋五柞故未憗,東挽三楊仍有樛。
3.出自《太初道院記》富民之黠者憗多出貲賄官。
1.比喻細微。
1.細微瑣碎。
1.比喻舊時纏足女子的小腳。
1.細微瑣屑。
1.纖巧輕浮。
1.纖細的枝條。
1.小而彎。指舊時纏足女子之小腳。
1.指極細小的完美之處。
1.細長而美妙。
1.細眼的網。
1.亦作"纎微"。
2.細微。亦指細微的事物。
①種子植物體內縱向延長、厚壁的銳端細胞。纖維細胞一般都相互穿插,聚生成束,分布于植物器官內,起機械作用。根據它在器官內的地位不同分為木纖維和韌皮纖維。②組成動物體內各組織的細而長、呈線狀的結構。如肌纖維、神經纖維等。③紡織纖維”的簡稱。見紡織纖維”(706頁)。
能降低纖維間靜電摩擦系數,使纖維柔軟的表面活性劑。織物經其處理后手感明顯柔軟。多為陽離子型和兩性型表面活性劑。
紡織纖維的形態尺寸之一。表示纖維的粗細程度。中國法定用特克斯、分特為計量單位,過去有英制支數、公制支數、號數、旦表示。在少數情況下有用直徑、寬度、截面積表示。纖維粗細對紡紗工藝和產品質量關系密切,在原料選配和紡紗工藝設計中必須加以考慮。
1.指利用其纖維作紡織原料的作物。如棉花﹑亞麻﹑大麻等。
1.細微詳盡。
1.亦作"纎绤"。
2.細葛。
1.細微的嫌隙。
1.微小的瑕疵。比喻事物的小毛病或人的小過失。
①細微;小巧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②細微的事物禍源于纖纖。③形容女子的手細長柔軟纖纖出素手|十指纖纖。
1.纖細瘦削。
1.亦作"纎小"。
2.細小。
1.巧佞邪惡。
1.細微;瑣屑。
1.精細新穎;細巧新奇。
1.纖細的體形。
1.纖細秀麗。
1.少許;細微。
1.纖細美好。
1.見"纖艷"。
1.亦作"纖?"。亦作"纎腰"。
2.細腰。
3.指細腰美女。
1.細巧艷麗。
1.微小的障蔽。多指浮云。
2.指事情的障礙。
1.細小隱微。
1.瘦影。
1.喻美女之手。
1.猶纖細。
1.未弦之月,月牙。
1.微云;輕云。
1.精細深奧。
1.亦作"纖側"。
2.謂文辭纖巧,文風不正。
1.纖小的手掌。
1.精微的道理。
1.亦作"纎指"。
2.柔細的手指。多指女子的手。
1.猶弱質。亦比喻才能低下。
1.猶小人。指識見淺狹之人,含貶意。
1.微小的罪過。
1.用杴撒揚。
1.祆教祭祀火神的寺院。
2.泛指西方傳入的宗教。
1.即瑣羅亞斯德(舊譯"蘇魯友")教,俗稱拜火教。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瑣羅亞斯德創。波斯薩珊王朝奉為國教。其教創善﹑惡二元論,以火為善神的代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后又稱"火祆教"或"祆教"。唐代曾一度于長安建祠盛行,并立官專管。武宗反佛后漸廢不傳。
2.泛指西方傳入中國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