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搖擺;使物體來回地動。
2.
名詞
(Yáo)姓。
1.
亦作“揺”。“搖”的新字形。
2.
疾速。
1.出自《楚辭·九章·抽思》愿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zhèn)。
2.出自《讀書雜志馀編·楚辭》搖起,疾起也。疾起與橫奔,文正相對。《方言》曰:“搖,疾也。”
3.
上升。參見“搖舉”。
1.出自《西都賦》遂乃風(fēng)舉云搖,浮游溥覽。
4.
騷擾。
1.出自《新唐書·逆臣傳中·李希烈》會皋、建封、環(huán)及李澄四略其地,勢日蹙,希烈縮氣不敢搖。
2.出自《元史·世祖紀(jì)八》又定諸路差稅……不須履畝增稅,以搖百姓。
5.
猶;尚且。
1.出自《淮南子·要略》元眇之中,精搖靡覽。
2.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淮南子四》秦人猶、搖聲相近……言玄眇之中,精猶不得見也。
6.
通“遙”。遙遠(yuǎn)。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舒閬風(fēng)而搖集兮,亢烏騰而一止。
2.出自《文選·揚雄〈甘泉賦〉》燎薰皇天,皋搖泰壹。
7.
通“瑤”。參見“搖水”。
1.出自《呂氏春秋·本味》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侖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搖水。
8.
姓。漢有搖母馀。見《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1.出自《續(xù)通志?氏族略六》搖,明搖昌,句容教諭。
9.
擺動;動搖。
1.出自《墨子·備城門》城上千步一表,長丈,棄水者操表搖之。
2.出自《商君書·徠民》以大武搖其本,以廣文安其嗣。
3.出自《古詩十九首·回車駕言邁》四顧何茫茫,東風(fēng)搖百草。
4.出自《哀江南賦》天下之事沒焉,諸侯之心搖矣。
5.出自《鄂渚晚眺》詩櫓聲搖月歸巫峽,燈影隨潮過漢陽。
6.出自《上海的早晨》他弄了一下紫紅的領(lǐng)帶,使勁的搖了一下頭。
1.穿上甲胄﹐貫甲。
1.即瀚海。
1.即瀚海。
1.猶膏肓。
1.五臟之間的薄膜組織。
1.猶荒蕪。
1.指土地已荒圮,但還須按戶籍?dāng)偱烧蹖嵳鲾康馁x稅。
1.謂無功受祿,晏安享樂。
1.昏亂;荒謬。
1.猶凋敝。指生計艱難或事業(yè)衰敗。
1.指草莽寇盜或叛逆。
1.鄙賤粗野;鄙賤粗野之人。六朝時南人常用以指北人。
野草~叢生。
1.荒涼的古城。
2.指荒墳。
1.荒蕪的田地。
1.指野草叢木雜生之地。
1.指青黃不接的春季。
1.焦急憂傷。荒,通"慌"。
1.見"荒村"。
1.縱逸怠惰。
1.亦作"荒躭"。
2.沉溺。
1.見"荒耽"。
極不真實;極不近情理~不經(jīng)ㄧ~無稽ㄧ情節(jié)~。
1.泛指郊野和邊僻地區(qū)。
1.慌慌張張。荒,通"慌"。
1.大力治理;統(tǒng)盤籌劃。
1.猶荒廢。
①該種而沒有耕種村里沒有一畝~的土地。②荒疏~學(xué)業(yè) 。③不利用;浪費(時間)他學(xué)習(xí)抓得很緊,從不~一點工夫。
1.古"五服"之一。稱離京師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邊遠(yuǎn)地方。亦泛指邊遠(yuǎn)地區(qū)。
1.猶荒蕪。
1.荒涼閉塞。
2.指荒涼閉塞處。
1.荒誕離奇。
1.謂遭災(zāi)減產(chǎn),民用空竭。
1.遙遠(yuǎn)貌。
2.虛妄;荒誕。
3.反復(fù)多變貌。
1.荒誕虛妄。
1.驚擾貌。荒,通"慌"。
2.指匆忙,倉促。
3.蕭條;冷落。
1.亦作"荒薲"。
2.猶荒蕪。
3.猶荒廢。
4.猶污穢。亦謂稀少而低下。
1.野火。
1.舊貨。
1.猶恍惚。
1.指三更前啼叫的雞。舊以其鳴為惡聲,主不祥。
1.極遠(yuǎn)之地。
1.慌忙;急忙。荒,通"慌"。
荒涼寂靜四周空曠~ㄧ~的山谷。
1.恐荒;驚慌。荒,同"慌"。
1.猶荒歉。
1.荒遠(yuǎn)的邊域。
1.饑荒。
1.指荒遠(yuǎn)之國。
1.荒僻的住處。
2.常用作對自己住處的謙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