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文〉〈書〉美麗(跟“媸”相對)。
1.
亦作“姸”。亦作“蔅”。
2.
美麗;美好。
1.出自《方言》娥嬴,好也……自關而西,秦晉之故都曰妍。
2.出自《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玄冕無丑士,冶服使我妍。
3.出自《魏書·崔浩傳》浩纖妍潔白,如美婦人。
4.出自《送窮文》面丑心妍,利居眾后,責在人先。
5.出自《長生殿·重圓》桂華正妍,露華正鮮。
3.
巧。參見“妍手”。
1.出自《與湘東王論文書》《陽春》高而不和,妙聲絕而不尋,竟不精討錙銖,核量文質,有異巧心,終愧妍手。
4.
聰慧。參見“妍黠”。
1.出自《與人箋二》某童子妍黠萬狀,志賣長者,奸而不雄,死而謚愍悼者哉!
5.
見“妍妍”。諍語貌,抗辯貌。妍,通“訮”。
1.出自《魏書·沮渠蒙遜傳》蒙遜聞劉裕滅姚泓,怒甚,有校書郎言事於蒙遜,蒙遜曰:“汝聞劉裕入關,敢妍妍然也!”遂殺之,其峻暴如此。
1.滿意。
1.腳步聲。
1.成色十足的銀子。
1.腳的印痕。
1.謂胎兒在母體中成長的月份已足。
1.足以證明。
1.腳底板。
1.猶滿足。
1.足趾。腳指頭。
1.謂使意愿圓滿地表達出來。
1.富于智謀。
1.動物的趾甲。
1.傳說中的野獸。
1.相傳為雌鳳鳴聲。
2.確實,實在。
3.十足。
1.急促;緊迫。
1.士兵。
1.古代軍隊百人為卒,其長官稱卒長。
2.太平天國軍隊中的一級長官。
3.清政府海軍軍官的名稱。
1.士兵與戰車◇多泛指軍隊。
1.盡讀;讀完。
1.突然。
1.忽然;突然。
1.輔佐,謂副職。卒,通"倅"。
1.急風暴雨。
1.漢徭役名稱。謂踐更﹑居更﹑過更三種徭役。《史記.吳王濞列傳》"卒踐更"司馬貞索隱引《漢律》"卒更有三﹐踐更﹑居更﹑過更也。"一說卒更為更三品之一。《史記.游俠列傳》"每至踐更"裴髎集解引三國魏如淳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踐更﹐有過更。古有正卒無常人﹐皆當迭為之﹐一月一更﹐是為卒更也。"
1.匆促,急迫。
1.倉促急遽。
1.最后一杯。
2.干杯。
1.古代喪禮,百日祭后,止無時之哭,變為朝夕一哭,名為卒哭。
1.指服兵役﹑勞役的人。
1.行伍。
1.形容非常鋒利的樣子。
1.短促貌。
1.形容急驟猛烈的樣子。
1.終年。
2.歿年,死亡之年⊥"生年"相對。
1.奴婢。
1.倉促緊迫。
1.終于,最后。
1.終喪。謂滿服。
1.盡時。謂度過三個月。
2.度過時日。
1.官名『代官署中屬吏之一。
1.差役。
1.戰士。
1.度過年終。
2.度過歲月。
3.終年,整年。
1.徒眾;兵眾。
2.服勞役的人;差役。
1.古代軍隊編制,五人為伍,百人為卒。
2.泛指軍隊,行伍。
3.指士兵。
1.完成未竟的事業或工作。
2.完成學業;畢業。
3.謂全部誦讀完畢。
4.已成之事。
1.即畢業生。
1.倉促,突然。
1.詩﹑詞﹑文章結尾的段落。
1.即中風。中醫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