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嶙峋”?!磿耽傩稳萆绞韧回?、重疊。②形容人消瘦露骨。③形容人剛正有骨氣。
1.
高聳突兀。
1.出自《圣武記》請言舟制,曰,八輪船,厚板五槽,中有八輪,其上三桅,柁樓后峋。
2.
見“峋嶙”。形容字體勁瘦而有骨力。
1.出自《太母魏氏半徑題石》詩許史峋嶙篆,曹侯感舊詩。
3.
見“峋嶙”。形容人消瘦露骨。
1.出自《東方紅》孟虎堂那高峻峋嶙的身子卻像山倒了似地撲到了成旺跟前,身上處處突突棱棱的關節都哆哆抖動。
4.
見“嶙峋”。形容溝壑、山崖、建筑物等重疊幽深。
1.出自《送惠師》詩遂登天臺望,眾壑皆嶙峋。
2.出自《游黃山記》登始信之峰,峰忽中斷,兩壁嶄然,相去可尋丈,下視嶙峋千仞。
3.出自《文選·揚雄〈甘泉賦〉》增宮??差,駢嵯峨兮。嶺??嶙峋,洞無崖兮。
5.
見“嶙峋”。形容山峰、巖石、建筑物等突兀高聳。
1.出自《登鐘山謁寶公塔》詩我登鐘山頂,白塔高嶙峋。
2.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四》塢口石峰東峙,嶙峋飛舞。
6.
見“嶙峋”。形容人體瘦削露骨。
1.出自《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病入膏肓豈易蘇,嶙峋虎骨起長吁。
7.
見“嶙峋”。形容氣節高尚;氣概不凡。
1.出自《四賢記·解綬》[凈]狂夫氣概郁嶙峋,[丑小生]括目相看轉怒嗔。
2.出自《郎潛紀聞》太史敦尚風義,氣節嶙峋。
3.出自《芍藥與其它·銀杏》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灑脫呀,恐怕自有佛法以來,再也不曾產生過像你這樣的高僧。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