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踸踔”。同“趻踔”。〈書〉動跛行;跳躍。也作踸踔。
1.
亦作“趻”。
2.
見“踸踔”。跳躍貌;跛行貌。
1.出自《莊子·秋水》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踸踔而行,予無如矣!”
2.出自《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詩深泥駕疲牛,踸踔余何之。
3.出自《齊東野語·淳紹歲幣》雨濘則攝衣躡屐,踸踔而行,艱苦不可具道也。
4.出自《次韻酬宮恕堂》一足踸踔孤,何異守閽刖?
5.出自《初用拐杖》詩蛩蛩負駏驉,踸踔逐茅狗。
3.
見“踸踔”。獨立特行,與眾不同。
1.出自《孟子·盡心下》如琴張、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矣
2.出自《姜齋詩話》杜陵《白小》諸篇,踸踔自尋別路,雖風韻不足,而如黃大癡(黃公望)寫景,蒼莽不群。
3.出自《定復仇之是非》余雖踸踔,亦不能不隨俗為言。
4.出自《抱樸子·刺驕》夫以戴(戴良)、阮(阮籍)之才學,猶以踸踔自病。
4.
見“踸踔”。迅速滋長。
1.出自《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蓬艾親入御於床笫兮,馬蘭踸踔而日加。
5.
見“踸踔”。布散貌。
1.出自《文選·嵇康〈琴賦〉》踸踔磊硌,美聲將興。
6.
見“踸踔”。滯留,拘泥。
1.出自《文選·陸機〈文賦〉》故踸踔於短韻,放庸音以足曲。
7.
見“踸踔”。猶奔躍。
1.出自《文選·木華〈海賦〉》踸踔湛濼,沸潰渝溢。
2.出自《蔣子空水刀歌》鋒鍔摧崩鼓角前,精靈踸踔風雷外。
3.出自《題十八羅漢渡海圖》詩窮溟踸踔古所嘆,亦有掛罥悲岑嶅。
4.出自《泛漓江到桂林》詩天馬忽騰空,踸踔不可縶。
1.為了與自己沒什么關系的事出力。
1.猶涉險。身臨險境。
2.謂施用對方無法捉摸的方法或策略。
3.脫離險境。
4.發生危險。
1.顯露出來;呈現。
2.產生出來。
1.體育術語。指競技水平超出原屬等級的界線,可以進入更高一級的比賽。
1.指體育運動中,競技水平超出原屬等級的界線,獲得進入高一級競技行列的權利。
1.產生宰相。
2.出任為宰相。
3.出丑的樣子。
4.有的書籍,書頁上面是插圖,下面是文字,謂之"出相"。
5.舊時買妾買婢,由媒人帶給買主看看,謂之"出相"。
1.支出的項目。
1.小便的別稱。
1.既葬后除喪。孝,居喪之謂。
1.出去打柴草。
1.出外行遠。
1.僧道出家后免去本姓。
1.謂帝王出外所至。
2.諱指帝王外逃避難。
1.超出常情。形容感情程度之深。
1.胸骨向前突出。即今所謂雞胸。
1.猶出丑。丟臉。
1.出挑。
1.出山,從山中出來。
2.比喻出仕。
1.謂放屁。
1.猶卒業。
2.謂離開學校,或停學,退學。
1.血液流出。
2.比喻花錢。
1.帝王或官員出外巡行。
1.出外巡行。
1.謂出獄,解除監禁。
1.抽芽。
2.某些低等動物或植物生出芽體。
1.某些低等動物或植物無性生殖的一種方式。由母體長出新個體,形狀和母體相似,僅大小不同,脫落后成為獨立的個體,如海綿﹑水螅等。
1.出外迎接。
1.說話;發言。
1.說話傲慢不客氣。
1.見"出言吐氣"。
1.猶言談吐。指說話。
1.見"出言吐氣"。
1.猶顯眼。
1.演員登臺表演。
1.泛指到外國去。
1.鬧笑話;出丑。
1.謂居室不利而避寓他所。
1.舊時謂小雪為出液。
1.外出拜見。
1.見"出一頭地"。
1.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讀軾(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謂當避開此人讓其高出眾人一頭之地◇以"出一頭地"喻高人一著。
1.出入于安危之中。
1.猶出賣。
1.表示意義。
2.立意;出主意。
1.挺胸。
1.猶出任。
1.出外迎接。
1.猶言出谷。
1.語出《詩.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后以"出幽遷喬"比喻人的境遇好轉或職位升遷。
1.猶言出谷遷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