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本和字。
1.謂獻女于天子﹑諸侯等。
1.即納幣。古婚禮六禮之一。
1.放進;歸入。
1.接納善言。
1.見"納石失"。
1.茶名。
1.蒙古語音譯。元代貴族用的一種金錦,由金線織成。
1.娶妻。
1.接受;收受。
1.納銀贖罪。
1.繳納賦稅。
1.猶言進諫。
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贖罪。
2.明清兩代富家子弟捐納財貨進國子監為監生,可直接參加省城﹑京都的考試,稱納粟。
1.比喻書法柔中有剛。
1.亦作"綿里針"。
2.比喻外柔和而內尖刻。
3.比喻書法柔中有剛。
1.亦作"綿力"。
2.謙詞。謂能力薄弱。
1.亦作"綿力薄材"。
2.才力薄弱。
3.多用作力薄之謙詞。
1.亦作"綿歷"。
2.謂延續時間長久。
3.猶綿延。
1.亦作"綿麗"。
2.猶靡麗。多形容詞藻華美。
1.見"綿聯"。
2.一種優質紙張。以竹木纖維為原料,堅韌潔白,適宜于印刷貴重書籍。產于江西﹑福建一帶。
1.亦作"綿聯"。亦作"綿連"。
2.猶連綿。延續不斷貌。
3.屋檐的別名。
1.謂才能薄弱,智力低下。
1.猶牽制。
1.亦作"綿絡"。
2.纏繞;網絡。
3.連續;連綿。
1.亦作"綿蠻"。
2.《詩.小雅.綿蠻》"綿蠻黃鳥,止于丘阿。"毛傳"綿蠻,小鳥貌。"朱熹集傳"綿蠻,鳥聲。"王國維《觀堂集林.爾雅草木蟲魚鳥獸名釋例下》"蟲之小者曰蠛蒙,鳥之小者亦曰綿蠻,殆皆微字之音轉。"《文選.何晏》"綿蠻黮?。"李善注"《韓詩》曰'綿蠻黃鳥',薛君曰'綿蠻,文貌。'"歷來詩文中多用小鳥﹑鳥聲二說。指小鳥或鳥鳴聲。
1.亦作"綿袤"。
2.漫長廣闊。
1.幽暗不明貌。
①柔軟緊密下筆綿密。②細致周密言行綿密|思慮綿密。
1.亦作"綿羃"。亦作"綿冪"。
2.微細貌。
3.謂稠密地覆蓋著。
1.見"綿冪"。
1.亦作"綿綿瓜瓞"。
2.《詩.大雅.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毛傳"綿綿,不絶貌。瓜,紹也。瓞,瓝也。"后因以"綿綿瓜瓞"喻子孫綿延不絕。
1.亦作"綿綿緡緡"。
2.連綿不絕貌。
1.遙遠;悠遠。
2.遠視貌。
3.見"綿渺"。
1.見"綿渺"。
1.亦作"綿區"。
2.綿延不斷的地區。指廣闊的疆域。
1.見"綿絨"。
1.柔軟。
2.軟弱。
1.亦作"綿弱"。
2.柔弱。
1.亦作"綿山"。
2.山名。在山西省介休縣東南,山下有地名綿上,故名綿山。相傳春秋時晉介之推隱此山中,故又稱介山。
1.古地名。春秋晉地。在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四十里介山之下。公元前636年,介之推隱于綿上山中而死,晉文公求之不獲,遂以綿上之田作為介之推的祭田。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1.猶凝視。
1.亦作"綿嘆"。
2.猶長嘆。
1.也稱綿白糖。糖粒細小,色白,柔軟如綿,易于溶化。
1.猶滿天。
1.猶遠望。
1.亦作"綿微"。
2.微弱;細微。
1.亦作"綿絮"。
2.指彈松的絲綿或棉花。
1.用絲綿制的一種保暖物。舊時老人多用以御寒。
脊椎動物,哺乳綱,偶蹄目,牛科。反芻家畜。體豐滿,被毛綿密,多白色。頭短,公羊多有螺旋狀大角,母羊無角或角細小。四肢強健。尾型不一,有長瘦尾、脂尾、短尾、肥尾之分。壽命約十五年。以溫帶、寒帶分布最多。主要用于產毛和肉。
1.古代兩廣少數民族所用的毒箭。亦稱"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