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動詞
古代稱遠祖的廟。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承繼先代。
2.
動詞
把隔了幾代的祖宗的神主遷入遠祖的廟。
1.
祖廟;祠堂。
1.出自《儀禮·聘禮》主人曰:“不腆先君之祧。”
2.出自《左傳·襄公九年》君冠,必以祼享之禮行之,以金石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
2.
遠祖廟。
1.出自《禮記·祭法》遠廟為祧。
3.
承繼為后嗣。
1.出自《順宗實錄三》付爾以承祧之重,勵爾以主鬯之勤。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淑女承祧,尤為望外。
3.出自《廟號議》漢室之興,文曰太宗,武曰世宗,宣曰中宗,惠、景、昭三帝皆不稱宗。是知帝以系君人之統,宗以表前人之德,是以帝祧而宗不祧,此仁之至,義之盡也。
4.出自《中國現在記》他家里是五代單傳,他又是一子三祧的。
4.
引申為遷去神主之稱。
1.出自《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丙子,祧翼祖皇帝神主,藏於夾室。
5.
引申為更換。
1.出自《〈法意〉按語》若夫歐美諸邦,雖治制不同,實皆有一國之民,為不祧之內主。
1.十丈。喻高﹑長或深。
2.桅桿。
1.人參的俗名。
1.古代表演雜技用的長竿。
2.高的旗竿。
1.桅桿及雜技長竿的頂端。
2.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
3.喻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4.佛教語。比喻道行達到極高的境界。
比喻不滿足于已取得的好成績,要爭取更大的進步。
1.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爭取更高的成就。
1.泛指高樓。
2.詞牌名。即《卜算子》。因秦湛詞有"極目煙中百尺樓"句﹐故名。參見"卜算子"。
1.漢枚乘《七發》"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后因以"百尺無枝"比喻罕見的大而有用之材。
1.古堤壩名。
1.一種多齒的梳子。
1.頭垢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人.頭垢》。參見"百齒梳"。
1.五倍子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一.五倍子》。
1.傳說古賢臣伯益的稱號。
1.猶言層出不窮。
1.眾水奔流趨向大海。多比喻無數分散的事物都匯集到一處。
1.見"百川朝海"。
1.露蜂房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一.露蜂房》。
1.古代高官墓前表示墓主身分的華表。
1.指很長的歲月。
1.謂極堅固之城﹐雖經百世而不毀。
1.永為后世宗仰的文人。
1.猶百股。極言其多。
2.想盡一切辦法。
1.各種典籍。
1.多重。
2.猶百代。形容年代久長。
1.猶百城。各個城邑。
1.指各種藥物。
1.反復誦讀。
1.誦讀多遍﹐不感厭倦。語出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后因以"百讀不厭"形容文章高超。
1.眾多的墻。亦指建筑群。
1.百事;各種制度。
2.猶百刻。指時間。
3.多次。
1.多種多樣;百般。亦謂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2.百感;眾多思緒。
3.猶百匹。謂錦帛之多。
1.見"百凡待舉"。
1.同"百廢俱興"。
1.各種邪惡。
1.猶言諸位。亦指在位者。
2.一切;所有。
1.以二敵百。一說百的一倍◇以喻山河險固之地。
2.猶言一百掛零。
3.猶言百分之二。形容數量之少。
1.同"百二山河"。
1.同"百二山河"。
1.同"百二山河"。
1.喻山河險固之地。
1.葡萄的一種。
1.形容射術高明﹐百不失一。
2.比喻料事和打算極有把握。
每一次放箭或射擊都能命中。比喻做事情很有把握。
1.屢次受罰。多指罰酒。
1.佛教語。佛教唯識宗說明世間﹑出世間一切現象的總稱。
1.猶凡百。泛指一切。
1.無數事情都等待興辦。
1.各種商販。
1.各地;萬國。
2.用多種方法。
1.種種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