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很,極。
2.
動詞
超過,勝過。
3.
形容詞
過分。
4.
名詞
(Shèn)姓。
5.
形容詞
厲害。
6.
代詞
疑問代詞。什么。表示疑問或虛指。
1.
過分。
1.出自《詩·小雅·巷伯》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2.出自《莊子·至樂》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3.出自《漢書·東方朔傳》臣聞樂太甚則陽溢,哀太甚則陰損。
4.出自《唐語林·補遺二》陛下睿圣,留意於未萌,若欲去泰去甚,臣愿遵圣算。
2.
厲害;嚴重。
1.出自《穀梁傳·文公三年》雨螽于宋。外災不志,此何以志也?曰:災甚也。其甚奈何?茅茨盡矣。
2.出自《鹽鐵論·申韓》衣缺不補則日以甚,防漏不塞則日以滋。
3.出自《四月二十八日記與王正仲及舍弟飲》詩仲氏又發霍,洞下忽焉甚,湯劑不能勝,悶絕口已噤。
4.出自《紅樓夢》他叔嫂二人,一發糊涂,不省人事,身熱如火,在床上亂說,到夜里更甚。
3.
盛,大。
1.出自《左傳·昭公十八年》戊寅,風甚。
2.出自《后漢書·齊武王劉??傳》自是兄弟威名益甚。
3.出自《北史·魏紀三》二月甲辰,幸八公山。路中雨甚,詔去蓋。
4.出自《新唐書·陸扆傳》其舉進士時,方遷幸,而六月榜出。至是,每甚暑,它學士輒戲曰:“造榜天也。”以譏扆進非其時。
4.
很;極。
1.出自《國語·晉語一》吾聞甲生甚好仁而強,甚寬惠而慈於民。
2.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
3.出自《考功員外盧君墓銘》夫人李姓,隴西人。君在,配君子無違德;君歿,訓子女得母道甚。
4.出自《江行雜詩》良宵月出江水底,行人喜甚天無風。
5.出自《中共中央關于九月會議的通知》中國地方甚大,人口甚多,革命戰爭發展甚快,而我們的干部供應甚感不足,這是一個很大的困難。
5.
深厚。
1.出自《楚辭·九歌·湘君》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2.出自《休沐重還道中》詩志狹輕軒冕,恩甚戀重闈。
6.
多。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上》庶民、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書者日千余人……莽遣長史以下分部曉止公卿及諸生,而上書者愈甚。
7.
重要。
1.出自《智囊補·兵智總敘》岳忠武論兵曰:“仁智信勇嚴,缺一不可。”愚以為智尤甚焉。
8.
超過;勝過。
1.出自《國語·周語上》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2.出自《史記·游俠列傳》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
3.出自《告畬三陽神文》功不甚農,虛不勝實,乃勸居人,大課芟铚。
4.出自《且介亭雜文二集·文人相輕》喜歡引用這種格言的人,那精神的相距之遠,更甚于叭兒之與老聃,這里不必說它了
9.
責備。
1.出自《穀梁傳·隱公元年》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
2.出自《非國語上·荀息》枉許止以懲不子之禍,進荀息以甚茍免之惡,忍之也。
3.出自《田表圣奏議敘》方漢文時,刑措不用,兵革不試。而賈誼之言曰,天下有可長太息者,有可流涕者,有可痛哭者。后世不以是少漢文,亦不以是甚賈誼。
4.出自《論語辨惑四》子貢之意,在使人慎所居,而二子乃謂恕紂而甚武王,不亦異乎?
10.
真是;的確。
1.出自《戰國策·秦策四》王曰:“……今以無能之如耳、魏齊,帥弱韓魏以攻秦,其無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
2.出自《錦香囊》詞一寸相思無著處,甚夜長難度。
3.出自《哨遍》套曲甚的是樂以志憂。
11.
連詞。甚至。
1.出自《書影》公雖廿日令,然頗有惠聲。其逮也,士民數千人攀轅痛哭……甚有蒙瞍孤貧,鳩杖鶉衣,亦視力投金錢檻車贐之。
1.風急。
2.比喻風聲不妙,局勢緊張。
1.猶風紀。
2.指口噤不開的病癥。
1.指口噤不開的病癥。
1.隨風擺動的旗子。
1.傳說中風從中吹出的井穴◇亦為山名,在湖北長陽西南。
一定地域內由山水、花草、樹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現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觀賞的景象~點ㄧ~區ㄧ~宜人ㄧ秋天的西山,~格外美麗。
1.西晉滅亡后,晉元帝在江南重建晉王朝。過江人士至暇日相邀飲宴。大將軍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見《晉書.王導傳》◇即以"風景不殊"悲嘆國土破碎或淪亡。
以自然景觀及村莊、都市為題材的繪畫。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山水畫本質上也是風景畫,但通常所說的風景畫,主要用于油畫、水彩畫等近代西方傳入中國的畫種。美術史上,風景畫是由人物畫的背景逐漸發展為獨立畫科的。
以自然景物為表現對象的攝影。一般可分自然風景、城市風景、工業風景、農業風景等。拍攝時要注意突出畫面主體,表達景物的立體感、空間感和環境氣氛。
散文。茅盾作。1941年發表。作品攝取延安生活中的幾個片斷,運用聯想、類比等藝術手法,借景寫人,以表現革命根據地軍民的新生活、新風采。
1.警報。
擋風沙的眼鏡,玻璃片的四周有棉紗、橡膠或塑料做成的罩子。
1.病名。指濕疹。
1.風度氣質。
1.疾風興起。用以形容迅疾。
1.見"風舉云搖"。
1.憑借風云飛騰而上。
2.比喻飛黃騰達。
1.風度,氣派。
2.文章的風采和法式。
1.颶風。
大風吹散殘存的浮云。比喻一下子消滅干凈。
1.指外界風﹑寒﹑濕氣侵入體內,逆行于上所致的疾病。
1.風流俊俏。
1.風中的樹枝。
1.指馬勒上隨風擺動的玉制裝飾品。
1.因風寒而致咳。
山口、街口、巷口等有風的地方身上出汗不要站在~上。
1.一族或一族的人。《詩.周頌.良耜》﹕"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鄭玄箋﹕"百室﹐一族也。"朱熹集傳﹕"百室﹐一族之人也。"一說指眾多的倉屋。參閱高亨《詩經今注》。
2.指眾多房屋。
3.百戶人家。百﹐舉成數。
1.見"百謫"。
1.老湯。指沸騰時間過長的水。沏茶無味。
1.書寫或刺繡各體"壽"字百個而成一大壽字的圖﹐祝壽之用。
1.眾獸。
1.見"百獸王"。
1.謂音樂和諧之聲感動群獸相率起舞。
1.指獅子。
1.見"百蔬"。
1.亦作"百疏"。
2.各種蔬菜。
1.猶言上百個。
1.一切順遂。
1.同"百依百隨"。
1.同"百依百隨"。
1.多方勸告﹑游說。
1.即百官。
2.指官員。
1.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1.見"百思不解"。
1.指非常危險的處境。亦謂處境非常危險。
1.形容生命極其危險﹐處于死亡的邊緣。
1.各官署。
1.王畿內諸臣采地之祭祀。亦泛指各種祭祀。
2.亦作"百?"。指極長或相當長的年月。
1.四百匹馬或四百輛車。駟﹐計算馬或車的單位;古代一車套四馬﹐故稱四馬為駟﹐亦稱一車為駟。
1.猶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