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詳細;周密。
2.
動詞
審問,訊問案件。
3.
動詞
〈書〉知道。
4.
副詞
文言副詞,的確,果然。
5.
見“審計”,專設機關對國家各級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情況進行監督、審查并提出意見。
6.
動詞
仔細檢查;反復分析、推究。
7.
見“審定”,對學術發明、文字著作、藝術創造等詳細考究、評定。
8.
名詞
(Shěn)姓。
1.
“宷”的今字。
2.
詳究;細察。
1.出自《書·說命上》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
2.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故知者決之斷也,疑者事之害也,審豪牦之小計,遺天下之大數。
3.出自《降桑椹》我恰才覷了他面目,審了他脈息,你摸他這半身子如火相似,他害的是熱病。
4.出自《上延平王書》竊聞舉大事者,先在人和;立大業者,尤在地利……則人和地利,審之不可不精也。
5.出自《墳·人之歷史》環世界一周,歷審生物,因悟物種所由始。
3.
慎重。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審行信令,禍福賞罰,以制死生。
2.出自《呂氏春秋·音律》修別喪記,審民所終。
3.出自《韓非子·存韓》故曰:“兵者,兇器也?!辈豢刹粚徲靡?。
4.出自《上蔣侍郎書》時未可而進,謂之躁,躁則事不審而上必疑。
4.
察知;知道。
1.出自《墨子·小取》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
2.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明公蒙塵路次,群下不寧,不審尊體起居何如?
3.出自《剪燈新話·滕穆醉游聚景園記》生聞此言,審其為鬼,亦無所懼。
4.出自《怕水的人》自古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今早脫下鞋和襪,未審明朝穿不穿。
5.
真實。
1.出自《戰國策·秦策一》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
2.出自《論衡·死偽》周公,圣人也,圣人之言審,則得幽冥之實,得幽冥之實,則三王為鬼神,明矣。
3.出自《玉壺清話》臣實得報,恐未審,候旦夕得其詳,方議奏聞,乞自寬圣慮。
6.
明白;清楚。
1.出自《公孫龍子·白馬》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
2.出自《報任少卿書》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
3.出自《新唐書·儒學傳下·元行沖》當局稱迷,傍觀必審。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鬼貴音近,或鬼呼先生為貴人,先生聽未審也。
5.出自《救亡決論》蓋非西學洋文,則無以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將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無救于亡也審矣。
7.
審問;審訊。
1.出自《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御史聽罷,喝散眾人,明日再審。
2.出自《三俠五義》包公聽了“星主”二字,便想起,“當初審烏盆,后來又在玉宸宮審鬼冤魂,皆稱我為星主”。
3.出自《紅巖》下午審過的那幾個,同時處決!
8.
審查;審核。
1.出自《天下郡國利病書·鳳寧徽》其派丁多,故其審戶不得不密。
2.出自又如:審計監督。
9.
古代計算羽毛的量詞。猶束。
1.出自《周禮·地官·羽人》凡受羽,十羽為審,百羽為摶,十摶為?。
10.
通“瀋”。水深處。
1.出自《莊子·應帝王》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
11.
副詞。確實,果真。
1.出自《管子·小稱》審行之身毋怠,雖夷貉之民,可化而使之愛;審去之身,雖兄弟父母,可化而使之惡。
2.出自《抱樸子·詰鮑》審能如此,乃圣主也。
3.出自《漢文學史綱要》審如是,乘乃不特始創七體,且亦肇開五古者矣。
12.
姓。漢有審食其。見《史記·陳丞相世家》。
1.出自《廣韻?寢韻》審,姓。
13.
詳細;仔細。
1.出自《書·顧命》病日臻。既彌留,恐不獲誓言嗣,茲予審訓命汝。
2.出自《達性論》事簡則不擾,不擾則神明靈,神明靈則謀慮審。
3.出自《敦煌變文集·董永變文》人生在世審思量,暫時吵鬧有何妨;大眾志心須凈聽,先須孝順阿耶娘。
4.出自《客窗閑話·義丐》小人無罪,懷寶其罪,籌之審矣,非所愿也。
14.
指詢問。
1.出自《聊齋志異·封三娘》十一娘亦審里居。女答言:“妾封氏,第三,近在鄰村?!?/p>
教室。
1.研習書文。
2.教人讀書。
3.講占卜的書。
1.征收賦稅。
1.課讀吟誦。
1.起課卜算。
1.教孫兒學作文章的范文稿。
1.學校教學方式之一。由教師提出討論課題﹐指定參考書﹐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鉆研﹐在課堂上討論﹐然后做出結論。
研究或討論的主要問題或亟待解決的重大事項科研~。
1.征收田賦。
1.猶學通。
1.占卜者的僮仆。
2.督促僮仆。
1.起課(占卜的一種)用的簽筒。
1.利息。
1.教育學生。
教科書中的正文(區別于注釋和習題等)朗讀~。
1.責成交配繁殖。
2.求利生息。
3.稅金本息。
1.學習。
1.正式稅賦和雜稅。羨﹐正賦外的無名稅收。
1.考核其效果。
1.亦作"課較"。
2.計算興。
1.抄寫。
1.考求學問。
1.嗑牙﹐斗嘴嚼舌。課﹐用同"嗑"。
1.演習操練。
1.學業修養。
1.學生上課坐的椅子。
1.謂種植。
2.研讀制藝(八股文)。
3.課試之制藝。
1.考核評議。
1.役使督促。
2.賦稅及徭役。
1.占卜。古人以為《易》乃占卜書﹐故稱。
1.稅金。
2.錁銀﹐銀錠。課﹐用同"錁"。
1.征收鹽稅。
上課時間以外的~時間。
1.猶賦予。
1.多嘴多舌﹐胡言亂語。
1.考核的準則。
1.考課督責。
1.占卜所得的預兆。
1.征收賦稅。
1.謂以忠于職守相督責。
1.指賦稅。
1.考績優良。
1.上課時學生用的桌子。
1.稅銀。
2.督教兒子讀書。
3.錁子。課﹐通"錁"。金銀小錠。
1.租稅。
1.搬唇弄舌。課﹐用同"嗑"。
1.古時朝廷對官吏定期考核﹐檢查政績﹐政績最好的稱"課最"。
2.泛指成績上等。
①舊指賦稅國~ㄧ完糧交~。②征收(賦稅)~稅。
1.母驢。
1.母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