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善良;慈善。(跟“惡”相對,下②同)。
2.
名詞
善行;善事。
3.
形容詞
良好。
4.
形容詞
交好;和好。
5.
動詞
熟悉。
6.
動詞
辦好;做好。
7.
動詞
長于,能做好。
8.
副詞
好好地。
9.
形容詞
愛,容易。
10.
名詞
(Shàn)姓。
1.
吉祥;好;美好。
1.出自《禮記·中庸》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2.出自《游黃溪記》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
3.出自《探索集·悼方之同志》把筆當作火,當作劍,歌頌真的、美的、善的、打擊假的、丑的、惡的。
2.
善行;善事。善人。
1.出自《易·坤》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2.出自《論語·為政》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3.出自《史記·吳王濞列傳》蓋聞為善者,天報之以福。
4.出自《送孟秀才序》善雖不吾與,吾將強而附;不善雖不吾惡,吾將強而拒。
5.出自《吶喊·兔和貓》我覺得母親實在太修善。
3.
好處,優點。
1.出自《管子·小稱》我有善則立譽我,我有過則立毀我。
2.出自《水經注·河水四》吾好聲色,而是子致之;吾好士,六年不進一人,是長吾過而黜吾善,君子以為能譴矣。
4.
和善;老實;好對付。參見“善氣”。
1.出自《金瓶梅詞話》一言難盡,自從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負。
2.出自《柳家大院》他的嘴也不善,喝倆銅子的“貓尿”能把全院的人說暈了。
5.
交好;親善。參見“善鄰”。
1.出自《呂氏春秋·貴公》夷吾善鮑叔牙。
2.出自《史記·韓世家》今其狀陽言與韓,其實陰善楚。
3.出自《故翰林侍讀學士錢公墓志銘》公與余嘗為僚,相善。
4.出自《小滄浪筆談》江西學使翁覃溪先生與衡齋善。
6.
指信奉佛教的人或與佛教有關的事物。參見“善男信女”、“善友”、“善緣”等。
1.出自《海龍王經》初夜后夜,常觀精進,敬重善友,志懷羞恥,常以大哀護於一切。
2.出自《游鐘山大愛敬寺》詩駕言追善友,回輿尋勝緣。
3.出自《法云寺長老然香會疏文》肆求善友,同結勝緣。
7.
使之善;改善。參見“善俗”。
1.出自《禮記·樂記》樂也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
8.
表示贊同、應諾。
1.出自《左傳·襄公二年》孟獻子曰:“請城虎牢以逼鄭。”知武子曰:“善。”
2.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曰:“善。”從其策,發使使燕,燕從風而靡。
3.出自《城守篇·守御下》此待水攻之法也。問者曰:“善。”
9.
表示贊嘆。參見“善哉”。
1.出自《禮記·檀弓下》孔子曰:“衛人之祔也,離之;魯人之祔也,合之。善夫!”
10.
贊美;褒揚。
1.出自《韓非子·說林上》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2.出自《列女傳·齊女傅母》君子善傅母之防未然也。
3.出自《上杜司徒書》當食而嘆,聞弦尚驚,不以眾人之善為是非,唯以相公之意為衡準。
4.出自《夕鶴詞》我看《夕鶴》戲,甚善夕鶴言。為賦《夕鶴詞》,歌頌夕鶴賢。
11.
喜好。
1.出自《國語·吳語》施民所善,去民所惡。
2.出自《世說新語·文學》服虔既善《春秋》,將為注,欲參考同異。
3.出自《珍珠船》徐晦嗜酒,沈傳師善食楊梅。
12.
謂欣羨。
1.出自《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13.
擅長;善于。
1.出自《書·秦誓》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
2.出自《〈楊仲武誄〉序》戴侯康侯,多所論著,又善草隸之藝。
3.出自《宋史·沈括傳》括博學善文,於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4.出自《原李耳載·前身行僧》秦中多異才,韓城解公蔭樾選庶吉士,于來公諸戲技精妙略同,更善跑馬諸險術。
5.出自《給陳毅同志談詩的一封信》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律詩,可向他們請教。
14.
通曉;熟練;熟悉。
1.出自《禮記·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
2.出自《論衡·程材》夫事可學而知,禮可習而善,忠節公行不可立也。
3.出自《三國演義》卻說武士擁張遼至,操指遼曰:“這人好生面善。”
4.出自《周易外傳》識其品式,辨其條理,善其用,定其禮,則“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5.出自《官場現形記》雖然面善得很,卻不曉得他姓甚名誰。
15.
修治;治理。
1.出自《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出自《羆說》今夫不善內而恃外者,未有不為羆之食也。
3.出自《讀聱隅子》圣賢安顧其一身哉,上之欲善天下,次之欲淑來世。
16.
大;高;豐。參見“善賈”、“善歲”、“善熟”。
1.出自《詩·大雅·桑柔》民之未戾,職盜為寇。涼曰不可,覆背善詈。
17.
多。參見“善懷”。
1.出自《詩·鄘風·載馳》女子善懷,亦各有行。
18.
容易。
1.出自《史記·河渠書》自征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余丈。
2.出自《太平御覽》劉向《別錄》:“殺青者直治竹作簡書之耳。新竹有汁,善折蠹,凡作簡者,皆于火上炙乾之。”
3.出自《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海岳精液,善生俊異,后先絡繹,展其殊才。
4.出自又如:多愁善感。
19.
妥善;好好地。
1.出自《左傳·成公二年》無德以及遠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
2.出自《飲馬長城窟行》善侍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3.出自《水滸傳》此三卷之書,可以善觀熟視,只可與天機星同觀,其他皆不可見。
20.
成功。參見“善敗”。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年》量力而動;其過鮮矣。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
2.出自《韓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
21.
適意;適宜。
1.出自《莊子·逍遙游》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2.出自《淮南子·說林》布之新不如舒,舒之獘不如布,或善為新,或善為故。
3.出自《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起步梧竹間,微飆泠然善。
22.
愛惜。參見“善日”、“善時”。
1.出自《荀子·強國》善日者王,善時者霸。
2.出自《荀子·強國》積微,月不勝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
23.
揩拭。參見“善刀”。
1.出自《莊子·養生主》善刀而藏之。
2.出自《與友朋書》周善藏,非萬全不發,故人但見其巧於善刀,而不見其能于游刃。顧善發,然發而人不見,故人但見其能于游刃,而不見其巧于善刀。
24.
方言。輕;少;不厲害。
1.出自《醒世姻緣傳》素姐又問:“你聽誰說?”選子道:“誰沒說呀?京里說的善么,奶奶,你待不走哩么?”
25.
通“膳”。膳食。
1.出自《顏氏家訓·治家》蔬果之畜,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塒圈之所生。
26.
姓。五代有善友,宋有善辰,明有善養。見《正字通·口部》。
1.出自《正字通?口部》善,姓。唐五代善友,宋善辰,明善養。
1.古代輕車的一種。
1.宋代宮廷下級內侍官員的統稱﹐常充當內廷侍役和三省六部監門官等職。
1.古代高麗官職名。
1.形體較小的商品的交易。
2.小市鎮;小城市。
3.小集市。
4.指舊貨或另星雜物市場。
1.城市中占有少量生產資料或財產的居民。如小手工業者﹑小商人等。
1.小裝飾品。
1.小看﹐看不起。
1.小加試驗。
2.舊時太學生﹑童生應貢舉及學政﹑府縣之考試。
1.稍微顯示一下本領。鋒芒﹐刀劍的尖端﹐比喻人的才干﹑技能。
1.吝嗇﹐小氣。
1.依靠手工勞動﹑使用簡單工具的小規模生產。
1.形容不敢放手做事。
1.謂輕打就受﹐重打就逃開。儒家認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抱的態度。語本《孔子家語.六本》"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
1.瘦小。
曲藝名詞。江浙一帶對彈詞的別稱。
1.小豆。
2.稱夫之弟。
1.即小叔。
1.似乎相識。
2.今江南稱夏收為小熟。
1.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歷七月六﹑七或八日。
1.權謀;小謀略。
2.法術﹑技術之小者。
1.詈詞。猶言小子。
2.僮仆。
3.為對宦官的蔑稱。
通常指十進小數”。即把十進分數寫成不帶分母的形式。如И7100=007,2310=23。ИХ號薄背莆小數點。小數點左面的數稱為小數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為零的小數稱純小數”;整數部分不為零的小數稱混小數”或帶小數”。小數點右面只有有限個不全為零的數字時,稱為有限小數”,否則稱為無限小數”。無限小數又分為循環小數和無限不循環小數兩類。
1.表示小數部分開始的符號"."。
1.祭祀用的一種蠟燭﹐長二寸余。較長者叫做"大雙包"。
1.小水流。
2.小水災。
3.指較大的內陸湖。因小于大海﹐故稱。
4.指小水池。
5.平時每日一次的潮汛。 6.中醫學用以稱小便。
1.假寐﹐打瞌睡。
文學的一大樣式。一般通過情節描寫,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和行動,塑造人物性格。現代西方新小說派”則主張小說可不要情節或淡化情節。敘事角度靈活多樣,描寫、敘述、抒情、議論等各種手法兼收并蓄。按篇幅長短,常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
1.古代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間傳說議論﹐借以考察民情風俗之士。
2.泛指性質不同的各種雜記瑣言。
3.特指說話家數之一。
4.從事小說創作有相當成就者。
1.小官。
1.周官名。司空的屬官﹐為司空的副貳。參見"司空"﹑"五大夫"。
1.周官名。司寇的屬官﹐為司寇的副貳。見《周禮.秋官.小司寇》。參見"五大夫"。
1.周官名。司馬的屬官﹐為司馬的副貳。見《周禮.夏官.小司馬》。參見"五大夫"。
1.周官名。司徒的屬官﹐為司徒的副貳。見《周禮.地官.小司徒》。參見"五大夫"。
①未成年的僮仆。多見于早期白話小說三四個小廝抬著轎子。②男孩小廝叫喜童。
1.相撲。
1.猶半死。
1.古代對司中﹑司命﹑風伯﹑雨師﹑諸星﹑山林﹑川澤等的祭祀﹐也叫群祀。
1.馬名。亦泛指馬。
1.稍稍等待。
1.小店鋪。
2.謙稱己店。
1.有關小事的訴訟。
1.稱宋宋祁。
2.稱元宋子貞。
1.指年小時所誦習的典傳。
1.小便﹐撒尿。
1.稍獲蘇息。
2.稱宋蘇轍。宋蘇洵與其子蘇軾﹑蘇轍并有文名﹐世稱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蘇。
1.無機化合物﹐成份是碳酸氫鈉﹐白色晶體。遇熱能放出二氧化碳﹐用來滅火或制焙粉。醫藥上用來中和過多的胃酸。
1.我國原生的一種蒜。根莖均較大蒜為小﹐故名。味辛辣。古人作為調味品。上古已人工栽培。
1.喻為個人或局部利益的打算。
1.古代諸侯田獵時所立的旗旌。
1.謂再卜重得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