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松軟的土。
2.
名詞
〈書〉地。
3.
名詞
疆界;地域。
1.
泥土。
1.出自《書·禹貢》厥土惟白壤。
2.出自《書·禹貢》厥土惟壤,下土墳壚。
3.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夫蚓,上食槁壤,下飲黃泉。
4.出自《祭古冢文》窮泉為塹,聚壤成基。
5.出自《祭河南張員外文》銘君之績,納石壤中。爰及祖考,紀德事功。外著后世,鬼神與通。
2.
指耕地。
1.出自《管子·巨乘馬》一農之量,壤百畝也。
3.
地。
1.出自《墨子·辭過》凡回於天地之間,包於四海之內,天壤之情,陰陽之和,莫不有也。
2.出自《莊子·應帝王》鄉吾示之以天壤,名實不入。
3.出自《山南鄭相公賦十四韻以獻》威風挾惠氣,蓋壤兩靡拂。
4.出自《若神棲心堂》詩予心充塞天壤間,豈以一物相拘關。
4.
疆土;疆域。
1.出自《左傳·哀公元年》句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
2.出自《史記·春申君列傳》王若不借路於仇讎之韓魏,必攻隨水右壤。
3.出自《補亡詩》恢恢大圓,芒芒九壤。
4.出自《送李尚書赴襄陽八韻》壤畫星搖動,旗分獸簸揚。
5.
指接壤。
1.出自《史記·蘇秦列傳》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為與秦接境壤界也。
6.
鑿地出土。
1.出自《穀梁傳·隱公三年》食者內壤。
7.
古代一種游戲器具。
1.出自《名都篇》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2.出自《困學紀聞·雜識下》擊壤,周處《風土記》云:以木為之,前廣后銳,長尺三寸,其形如履。先側一壤於地,遙于三十四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
8.
古代數名。亦泛指大數。
1.出自《孫子算經》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陔,萬萬陔曰秭,萬萬秭曰壤。
2.出自《論學會》數人群而成家,千百人群而成族,億萬人群而成國,兆、京、陔、秭、壤人群而成天下。
9.
通“攘”。攘奪。
1.出自《沂國公魏博德政碑》壤吾地,役吾人,以利他邑,古無有也。
10.
通“蠰”。蟲名。參見“壤蟲”。
1.出自《淮南子·道應》吾比夫子,猶黃鵠與壤蟲也,終日行不離咫尺而自以為遠,豈不悲哉!
2.出自《抱樸子·論仙》若謂受氣皆有一定,則雉之為蜃,雀之為蛤,壤蟲假翼,川蛙翻飛……皆不然乎?
3.出自《在北齊與梁太尉王僧辯書》壤蟲之比黃鵠,轍鮒之仰河宗,未足云也。
1.猶言市儈氣。
1.東漢著名學者賈逵和服虔的并稱。
1.見"賈誼鵩"。
1.漢賈誼。因曾官長沙王太傅,故稱。
1.指晉賈充家的閨閣。
1.買取官職。
1.京劇《法門寺》中寫到明武宗時宦官劉瑾專權,他讓侍從小太監賈桂坐下伴同他說話,賈桂不肯坐,還奴顏婢膝地說"奴才站慣了,不想坐。"后用賈桂這一形象代表那種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奴性十足的人。
1.晉賈謐和郭彰的并稱。二人皆為當時權門貴族。
1.謀取國柄。
1.自招禍害。
1.經商的胡人。
2.泛指外國商人。
1.東漢賈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字偉節)最優,故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見《后漢書.黨錮傳.賈彪》。又東漢荀淑八子,都有名聲,時人稱為"八龍",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正始中人士比論"劉孝標注引《逸士傳》◇世因以"賈虎荀龍"稱文武全才的人。
1.謂以討好的手段使人受損。
1.兜售技藝﹑本領。
1.商人。
1.商賈市儈。
1.求取利益。
1.漢賈誼﹑司馬相如的并稱。二人均以辭賦著名。
1.指漢朝的四位經學大師賈逵﹑馬融﹑服虔﹑鄭玄。
1.指漢朝的四位經學大師賈逵﹑馬融﹑許慎﹑鄭玄。
1.買賣;交易。
1.古代由商人擔任的物價管理人員。
文章或正式講話末了帶有總結性的一段話。
1.古代嫁女儀式之一。
2.指成婚。
1.一車并駕四馬。
2.用以指乘駟馬高車之顯貴。
1.見"結駟連騎"。
1.高車駿馬連接成隊。形容高貴顯赫。
1.見"結駟連騎"。
1.亦作"結愲"。
2.謂思緒錯亂,郁結不解。
1.受孕。比喻新事物的醞釀。
1.見"結僮"。
1.亦作"結童"。
2.始結發的孩童。
1.見"結托"。
1.見"結襪"。
1.見"結襪"。
1.亦作"結罔"。
2.織網。
1.見"結網"。
結束的階段~工程 ㄧ文章的~寫得很精彩。
1.見"結草蟲"。
1.構筑屋舍。
1.佛教稱煩惱。
2.多指積久難除之習慣。
1.佛教僧尼自農歷四月十五日起靜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門行動,謂之"結夏"。又稱結制。
1.舊時官吏簽署官銜。
1.念念不忘;反復思念。
1.謂習于邪僻。
1.積聚于心;存于心中。
1.見"結胸"。
1.亦作"結匈"。古代傳說中國名。
2.中醫病癥名。指邪氣郁結于胸中的病癥。
1.舊時堪輿家謂地脈頓停處地形洼突,地氣所藏結,稱為"結穴"。
2.比喻文辭的歸結要點。
1.用言辭訂約。
2.謂連綴文辭。
3.指文辭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