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為了表示負責而在文件、單據(jù)上親自寫上姓名或畫上記號。
2.
動詞
簡要地寫出(建議、意見等)。
3.
名詞
(~兒)刻著文字或符號的細長小竹片或小細棍兒,用來占卜吉兇、決定勝負等。
4.
名詞
(~兒)作為標志用的小條兒。
5.
動詞
粗針大線地縫合起來。
6.
名詞
用竹木等做成的細棍或片狀物。
1.
指竹片或紙片上寫有文本符號的一種標識。
1.出自《一切經(jīng)音義》記識曰簽。
2.出自《新唐書·儒學(xué)傳中·馬懷素》是時,文籍盈漫,皆炱朽蟫斷,簽幐紛舛。
3.出自《兒女英雄傳》我先合他要了兩枝簽,你我先進去罷!
4.出自又如:標簽;浮簽。
2.
指書簽。
1.出自《世說新語·文學(xué)》殷中軍讀《小品》,下二百簽,皆是精微,世之幽滯。嘗欲與支道林辯之,竟不得。
3.
簽注處理意見的一種公文。
1.出自《宋書·自序》﹝沈亮﹞所著詩、賦、頌……白事、牋、表、簽、議一百八十九首。
2.出自《文心雕龍·書記》牒之尤密,謂之為簽。簽者,纖密者也。
4.
指對公事簽署處理意見。
1.出自《宋書·自序》郡界有古時百揭,蕪廢歲久,亮簽世祖修治之。
5.
書卷、畫軸封套所用的牙質(zhì)帙簽。多懸于卷軸旁。也稱“牙簽”。
1.出自《新唐書·藝文志一》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其本有正有副,軸帶帙簽皆異色以別之。
2.出自《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香卷青編內(nèi),鉛分綠字中。綴簽從太史,鏘珮揖群公。
3.出自《贈戰(zhàn)將》詩陣前戰(zhàn)馬黃金勒,架上兵書白玉簽。
4.出自《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或是古史書,脫落簡與簽。
6.
泛指書籍卷帙。
1.出自《讀經(jīng)》詩儒書難借索,僧簽饒芳馨。
2.出自《赴亳州教官次韻和中書舍人及亳守晁美叔見贈》牙懸喜校鄴侯簽,藤織新成沈郎笈。
7.
書籍的封面題簽。
1.出自《維心方刊正三國史某以精筆遺之蒙餉大篇為謝》詩我持妙穎急送似,標題珍重存華簽。
2.出自《癸辛雜識后集·賈廖刊書》﹝廖群玉諸書﹞《九經(jīng)》本最佳。凡以數(shù)十種比校,百余人校正而后成……其裝褫至以泥金為簽。
8.
舊時官府拘捕、懲罰犯人的憑證。
1.出自《儒林外史》不由分說,撒下一把簽來,兩邊如狼如虎的公人,把舵工拖翻,二十毛板,打的皮開肉綻。
9.
尖銳細長的桿狀物。
1.出自《一切經(jīng)音義》以簽貫肉炙之者也。
2.出自《苦寒》詩將持匕箸食,觸指如排簽。
3.出自《丙午新正書懷》詩溫飽閉門吾事辦,異時書判指如簽。
4.出自《續(xù)郡志記兵》三將同時督洋槍隊逼賊營,拔簽逾濠,賊??彈雨注。
10.
古卜具。民間或寺廟中供求神佛卜問吉兇所用的簽牌。多竹制,常寫有文本符號或詩句。
1.出自《玉壺清話》﹝盧多遜﹞方幼,其父攜就云陽道觀小學(xué)。時與群兒誦書廢壇上,有古簽一筒,競往抽取為戲。
2.出自《新齊諧·沈姓妻》沈清晨赴法華山岳廟,默許其事,占得上上簽。
3.出自《我的故鄉(xiāng)》家里有人還到廟里去替我母親求簽。
11.
古代夜間計時報更用的竹簽。
1.出自《秋興賦》聽夜簽之響殿,聞懸魚之扣扉。
2.出自《陳書·世祖紀》每雞人伺漏,傳更簽於殿中,乃??送者必投簽於階石之上,令鎗然有聲。
12.
貫穿;刺;插。參見“籤爪”。
1.出自《說文·竹部》簽,一曰銳也,貫也。
2.出自《行香子·嘆世》套曲名利相簽,禍福相兼,使得人白發(fā)蒼髯。
3.出自《水仙子帶折桂令·鞋杯》曲筍兒尖,簽破了鼻梁。
4.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千般羅綺能簽眼,萬種笙歌解割腸。
1.以首相向。猶歸向。
君主立憲制國家內(nèi)閣首腦的名稱。如英國、日本。日本內(nèi)閣首腦又稱總理大臣。
1.指季節(jié)的開端。
1.科舉時代以第一名登第的人。
2.猶上品。
1.創(chuàng)議。
1.首次演出。
1.山名。一稱雷首山,相傳為伯夷﹑叔齊采薇隱居處。
1.為首的主要人物。
2.擺在第一位的;最重要的。
1.揭示要旨。
2.率先舉義。
1.猶倡議。
1.發(fā)端。
1.首次放映。
1.謂自首者免罪。
1.屬官之首。
1.第一章。
1.猶要職。
1.最先播種的莊稼。指稷。《禮記.月令》"﹝孟春之月﹞行冬令﹐則水潦為敗﹐雪霜大摯﹐首種不入。"鄭玄注"舊說首種謂稷。"孔穎達疏"按《考靈耀》云日中星鳥﹐可以種稷。則百谷之內(nèi)稷先種﹐故云首種。首即先也﹐種在百谷之先也。"一說為麥。麥以秋種﹐故謂之首種。參閱蔡邕《月令章句》。
1.猶言自供狀。
2.猶訴狀。
1.長子。
1.頭與腳。比喻上下尊卑。
1.頭和腳分開在不同的地方。謂受殺戮而死亡。
1.罪行最重者。
1.猶首犯。
2.首席;首領(lǐng)。
1.一年的開頭。祚,年。
1.指宰相。
2.指位居上座的僧人。
3.最尊的座位。
4.第一座。
1.長壽而安泰。
2.牡丹之一種。
1.高壽的婦人。
1.老年人皮膚上出現(xiàn)的黑斑。多指臉上的。
語出《詩·小雅·天保》如日之恒,如月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后用來稱頌人長壽。
1.謂只論職位,不論年齡。
1.老年人生前備下的棺材。亦泛指一般棺材。
1.生時所建的墓壙。
1.長壽昌盛。
1.老臭椿木。語出《莊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后用"壽樗"比喻無用之材。
1.祝壽的吉祥語﹑詩詞。
1.壽誕。
生日明兒是師母壽誕。
1.即壽聯(lián)。
1.老年人發(fā)落后再生的頭發(fā)。
1.長壽的婦女。
1.供神之宮。
2.寢宮。
3.墓祠;又常指皇帝生前預(yù)筑的陵墓。
1.頭蓋骨。
2.相術(shù)用語。指耳后的頭骨部分。
3.借指壽命。
1.見"壽光先生"。
1.唐司空圖作《容城侯傳》以鏡擬人,謂唐蜀郡人金炯以明察,被封為容城侯,奉朝請,進號"壽光先生"◇因稱鏡子為"壽光先生"。亦省作"壽光"。
1.保全國家;使國家久存。
1.猶壽眉。
1.傳說中古地名。
1.呈贈給壽誕者的畫軸。
1.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傳位與子光宗﹑光宗上孝宗尊號為"至尊壽皇圣帝",見《宋史.孝宗紀》。省稱"壽皇"。
1.猶壽數(shù)。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