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缺少財物;貧困。與“富”相對。
1.出自《書·洪范》六極……四曰貧。
2.出自《漢書·揚雄傳下》得士者富,失士者貧。
3.出自《酬皇甫賓客》詩性慵無病常稱病,心足雖貧不道貧。
4.出自《感懷》詩國破方知人種賤,義高不礙客囊貧。
2.
貧民;貧家。
1.出自《左傳·昭公十四年》分貧振窮。
2.出自《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恤貧緩賦,省繇慎獄。
3.出自《答寇十一惠朱櫻》詩厚味非貧具,先嘗愧客閑。
4.出自《紅樓夢》如今上了年紀,越發憐貧恤老的了。
3.
使貧窮。
1.出自《莊子·大宗師》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
4.
指以為貧窮。
1.出自《聊齋志異·封三娘》夫人貧之,竟不商女,立便卻去。
5.
匱乏;不足。
1.出自《慎子·外篇》奢者心常貧,儉者心常富。
2.出自《吳都賦》畢天下之至異,訖無索而不臻,溪壑為之一罄,川瀆為之中貧。
3.出自《懷舍弟墨》詩一身若連枝,葉葉相依因;樹大枝葉富,樹小枝葉貧。
6.
絮煩可厭。
1.出自《紅樓夢》賈母笑道:“真真這鳳丫頭,越發煉貧了!”
2.出自《三俠五義》雨墨道:“你好貧呀!什么多少,你搭一壇來當面嘗。”
3.出自《縣報記者》還是那句說貧了的老話,得踏實,得努力。
7.
自稱的謙辭。參見“貧道”。僧道自稱的謙辭。晉、南北朝時,朝廷定制僧人自稱貧道。唐以后僧人改稱貧僧,道士謙稱“貧道”。
1.出自《晉書·王坦之傳》初,坦之與沙門竺法師甚厚,每共論幽明報應,便要先死者當報其事。后經年,師忽來云:“貧道已死,罪福皆不虛。惟當勤修道德,以升濟神明耳。”言訖不見。
2.出自《法苑珠林》難云:“貧道自出家來,未嘗飲酒。”
3.出自《避暑錄話》晉宋間,佛學初行,其徒猶未有僧稱,通曰道人……“貧道”亦是當時儀制,定以自名之辭,不得不稱者,疑示尊禮,許其不名云爾,今乃反以名相呼而不諱,蓋自唐已然,而“貧道”之言廢矣。
4.出自《七修類稿·事物六·鄭老遇仙》頃間,見一黃冠豐體長髯者,飄飄然至神前而揖,徘徊乃出。鄭曳其裾,懇以求度,黃冠曰:“貧道無能,偶遇神祠,特入瞻仰,何以度汝?”
5.出自《花月痕》采秋便問道:“煉師何來?”道姑笑道:“貧道云游之人,腳跟無定,是從來處來。”
8.
自稱的謙辭。參見“貧僧”。僧人自稱的謙辭。
1.出自《朝野僉載》〔北齊稠禪師〕曰:“陛下將殺貧僧,恐山中血污伽藍,故此谷口受戮。”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法聰頻勸,道:“先輩休胡想,一一話行藏,不是貧僧說謊。”
3.出自《儒林外史》滕和尚請屠戶坐下,言及:“前日新中的范老爺得病在小庵里,那日貧僧不在家,不曾候得。”
9.
自稱的謙辭。參見“貧僧”。貧苦的僧人。
1.出自《青氈帳二十韻》貧僧應嘆羨,寒士定留連。
2.出自《書啟》不肖之答明公,如貧僧拜懺于荒庵,有贊嘆而無供養。
3.出自《錦山僧舍》詩寒夜苦無酒,貧僧每餉茶。
10.
自稱的謙辭。參見“貧尼”。尼姑對自己的謙稱。
1.出自《錦箋記·協計》[老旦上]貧尼極樂庵庵主是也。
2.出自《冬青樹·畫壁》[老旦尼裝上]貧尼天圣寺主持是也。
3.出自《再生緣》玄空:請問小姐,哪一殿先進香?待貧尼吩咐徒弟裝香點燭。
1.銀印和朱綬。
2.即硫化汞。無機化合物﹐分子式hgs﹐鮮紅色的粉末﹐有毒。由汞和硫混合加熱升華而得。用作顏料和藥品。
1.銀白色的竹子。常比喻大雨。
1.舊時出殯時作為儀仗的白色旗幟。
1.白髭須的美稱。
1.銀子與搭錢﹐為明清時流通的貨幣◇亦泛指錢財。
1.以銀粉書寫之文字。
2.笙笛類管樂器上用銀作字﹐以表示音調的高低。借指樂器。
1.簧管樂器觱栗的一種。管上標有表示音調高低的銀字。
1.宋代說話人所演述的小說故事。一說因演述這類小說時﹐以銀字管吹奏相和﹐故有此稱。
1.古代出入宮闈﹑關津用的木制銀字符信。
1.古笙的一種。笙管上標有表示音調高低的銀字。
1.古代官員用的龜鈕銀印﹐常用青色絲質帶子把銀龜穿起來佩在身上。
1.齜牙咧嘴地咒罵。
1.同"齦腭"。
1.露齒貌。
2.爭辯貌。
3.猶誾誾⊥悅而能盡言之貌。
4.忿嫉。
1.同"垠堮"。
2.邊際;界限。引申指形體,軀體。鄞,通"垠"。
1.恭敬信奉。
1.敬畏。
1.深夜。
1.攀援;攀附。
2.連絡;綿延。
3.循依而行。
4.比喻拉攏關系,阿上鉆營。
1.《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侃侃,和樂之貌;誾誾,中正之貌。"后以"誾侃"謂言論和悅而中正。
1.說話和悅而又能辯明是非之貌。
2.盛貌。
3.犬吠聲。誾,用同"狺"。
4.高大貌。誾,通"言"。
1.和悅懇切貌。
1.見"誾誾衎衎"。
1.和悅而中正之貌。
1.和樂自得貌。
1.人才眾多貌。
1.熔化的金屬。
1.金屬鑄塊。
1.銷熔。
1.牙床和腭。泛指口腔。
2.凹凸不平貌。
1.謂啃咬取食。
1.牙齦外露。比喻陡峭的巖壁。
1.咬嚙貌。
1.愚昧昏庸。
1.兇惡頑固。
1.愚蠢而蠻橫。
1.指兇悍而狡猾的人。
1.冥頑不靈。
1.奸詐刻薄。
1.愚昧。
1.愚頑的人。
1.奸詐而好爭訟。
1.猶頑童。借指愚昧無知的人。
1.愚昧頑鈍。
2.指愚昧頑鈍的人。
1.暴虐的威風。
1.愚頑癡呆。語本《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梼杌'。"
1.愚蠢兇惡。
1.啞巴。
1.奸詐邪惡的子孫。
1.蟫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