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
2.
名詞
皮革。
3.
名詞
(~兒)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
4.
名詞
(~兒)表面。
5.
名詞
(~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
6.
形容詞
韌性大,不松脆。
7.
形容詞
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
8.
形容詞
頑皮,淘氣。
9.
形容詞
因多次受申斥或責罰而習慣了,無所謂了。
10.
名詞
指橡膠。
11.
形容詞
皮實。
12.
量詞
(外)法定計量單位中十進分數單位詞頭之一,表示10-12,符號p。
13.
名詞
(Pí)姓。
1.
獸皮。帶毛叫皮,去毛叫革。
1.出自《詩·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2.
皮毛;皮革。
1.出自《書·禹貢》島夷皮服。
2.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則不出於四方。
3.出自《進學解》牛溲馬勃,敗鼓之皮。
3.
指皮侯。古代用獸皮制的射靶。
1.出自《論語·八佾》射不主皮。
2.出自《儀禮·鄉射禮》禮射不主皮。
4.
剝去皮。參見“皮面”。
1.出自《鹽鐵論·散不足》鮮羔?,幾胎肩,皮黃口。
2.出自《甕牖閑評》《東齋記事》載:吉州有捕猿者,殺其母,皮之,并其子賣於蕭氏。
5.
物的表面。
1.出自《題于賓客莊》詩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
6.
包或圍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
1.出自《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然后削去四畔粗白無光潤者
2.出自《金瓶梅詞話》你拴住他身,拴不住他心。你長拿封皮封著他也怎的。
3.出自又如:書皮;餃子皮。
7.
指某些薄片狀的東西。如:銅皮、鉛皮、豆腐皮。
8.
方言。不脆,有韌性。
1.出自《駱駝祥子》他買了十個煎包兒,里邊全是白菜幫子,外邊又“皮”又牙磣。
9.
方言。頑皮;調皮。如:這孩子真皮。
10.
不知羞恥;滿不在乎。
1.出自《金瓶梅詞話》夜晚些等老身慢慢皮著臉對他說。
2.出自又如:那孩子已被罵得皮了。
11.
指橡膠或橡膠制的。如:橡皮;膠皮;皮筋。
12.
通“彼”。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德經》故去皮取此。
2.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經法》逆節始生,慎毋戡正,皮且自氐其刑。
13.
姓。唐代有皮日休。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皮氏,《風俗通》:“周卿士樊仲皮之后。”漢有皮尚,后漢有諫議大夫皮究,北齊有皮柔和。
14.
引申指人的皮膚或動植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
1.出自《漢書·高帝紀上》高祖為亭長,乃以竹皮為冠。
2.出自《去歲自刑部侍郎以罪貶潮州刺史小女道死留題驛梁》詩數條藤束木皮棺,草殯荒山白骨寒。
3.出自《聊齋志異·畫皮》鋪人皮於榻上,執采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為女子。
15.
引申為表面的,膚淺的。參見“皮相”、“皮傅”。
1.出自《韓詩外傳》延陵子知其為賢者,請問姓字。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也,何足語姓字哉!”
2.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夫足下欲興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3.出自《聊齋志異·阿繡》劉曰:“卿過之,然皮相者不辨也。”
4.出自《文藝論集·批評與夢》他對于《廣寒宮》的幾句話卻可惜全是一種皮相的批評。
5.出自《方言》皮傅、彈憸,強也。秦晉言非其事謂之皮傅。東齊、陳、宋、江、淮之間曰彈憸。
6.出自《后漢書·張衡傳》且河洛六藝,篇錄已定,后人皮傅,無所容篡。
7.出自《別錄》未明於托名標識之事,而強以字義皮傅為言。
1.在城的一角修筑的斜向的城墻。
1.愚妄。
1.亦作"邪哆"。
2.放佚不正的行為。
1.邪惡丑陋的人。
1.怪異的傳聞。
1.見"邪辭"。
1.亦作"邪詞"。
2.不合正道的言論。
1.邪惡荒誕。
1.邪惡的幫派。
1.亦作"邪蕩"。
2.放蕩不正。
1.不正當的言行;不正的路。
2.旁門左道;妖異的方術。
3.蹊蹺;奇怪。
1.邪惡之地。
1.斜視。
1.毒蟲。比喻禍害國家的奸佞。
1.邪惡的事端。
1.《孟子.公孫丑上》"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后以"邪遁"謂言詞不合正道而隱伏詭譎。
1.見"邪侈"。
1.邪惡。
1.妖術,不正的法術。
1.邪僻放縱。
1.中醫指傷人致病之風。
2.缺乏根據的消息。
3.不健康的風氣。
1.邪惡的風氣。
1.古代纏裹足背至膝的布。
1.山勢迂回貌。
1.妖怪。
1.邪惡詭奇。
1.邪惡的鬼怪。
1.野生植物名。高二三尺。復葉,葉紋皆斜,夏開兇花,根葉可食。
1.形容眾人歡叫聲。
1.見"邪許"。
1.方言。超乎尋常;厲害。
2.方言。怪異;玄乎。
1.邪惡奸猾的人。
1.邪惡污穢。
1.中醫指引起疾病的因素。亦指體弱引起的虛火。
2.邪惡的怒火。
3.方言。謂兇橫不易對付。
1.指品行不端的女人。
1.邪病。
1.邪詐的計謀。
1.周代官名。
運動競賽的一種。以發現和挑選優秀運動員,組織或補充代表隊,準備參加高一級比賽為目的。
1.經營食鹽買賣的商人。舊時須納稅于官,官給票引,其引地需用之鹽,即由他專賣。
1.方言。壁虎的別稱。
1.鹽水的神女。
1.掌管鹽務的官署。
1.鹽稅的額數。
1.含鹽分的東西干燥后表面上呈現的白色細鹽粒。
1.以達賴或高僧棺內滲出的鹽水和黃土做成的小佛像。
1.即咸水妹。舊時稱接待外國人的妓女。
1.政府對產銷食鹽所征的稅。舊時稱鹽課。
1.古代掌管鹽務的官署。
1.用牛羊奶加鹽制成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