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池塘。
2.
名詞
池塘的岸;水邊。
3.
名詞
山坡。
1.
堤防;堤岸。
1.出自《詩·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2.出自《漢書·高帝紀上》母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
3.出自《游春》詩晴野花侵路,春陂水上橋。
4.出自《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土人環石為陂,壅成巨潭,以灌山塍。
2.
池塘湖泊。
1.出自《淮南子·說林訓》十頃之陂可以灌四十頃,而一頃之陂可以灌四頃,大小之衰然。
2.出自《世說新語·德行》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
3.出自《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詩橫陂受后澗,直塹輸前瀆。
3.
壅塞。
1.出自《國語·吳語》乃筑臺於章華之上,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
4.
山坡。
1.出自《文選·古詩〈冉冉孤生竹〉》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
2.出自《思王逢原》詩渺渺江與潭,茫茫山與陂。
5.
旁邊;邊際。
1.出自《國語·越語下》濱於東海之陂,黿鼉魚鱉之與處,而蛙黽之與同渚。
2.出自《漢書·禮樂志》騰雨師,灑路陂。
6.
靠近。
1.出自《后漢書·馮衍傳下》陂山谷而閑處兮,守寂寞而存神。
7.
沿著;順著(河岸)。
1.出自《后漢書·西域傳序》傍南山北,陂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
8.
指筑堤防。
1.出自《漕河議》禹之決九川,陂九澤,互為用者也。決者泄之以為利,陂者蓄之以為用也。
1.謬論﹐欺世之論。
1.用不正當手段落籍。
1.假冒。
1.變易﹔不同。
1.奇特的形貌。
1.奢華﹐不樸實。
1.隱秘。
1.謂奇謀妙計。
1.捏造假名﹔化名。
1.怪誕荒謬。
1.猶詭計。
1.詭詐而奸佞。
1.謂脫出籠頭。
1.見"詭辟"。
1.奇特怪異的品類。
1.欺詐。
1.欺詐竊奪。
1.矯情。
1.責求﹔需索。
1.猶奇特﹐奇麗特起。屈﹐通"崛"。
1.謂趨向相反﹐結果不同。
2.謂奔往不同的方向。
1.騰挪變化貌。
1.奇麗的景象。
1.謂怪異而質樸。
1.謂眾采紛呈。
1.詭秘的樣子。
1.猶虛構。
1.漢梁孝王門客公孫詭和羊勝的并稱。
1.辭意詭異﹑語調激切的詩。
1.違背時宜。
2.欺世。
1.欺詐之事。
1.欺瞞掩飾。
1.大不相同。
2.奇異﹐奇特。
1.詭譎欺詐的手法。
1.虛報數目。
1.辯說之辭。
2.虛妄之辭。
3.謊騙﹔假說。
1.奇異的風俗﹑風習。
2.欺世。
3.違反常情﹐矯情。
1.詭詐而神速。
1.詭詐地計算。
詭詐善變反覆詭隨。也指詭詐善變之人無縱詭隨,以謹無良。
1.各種各樣的姿態。
2.做作的姿態﹔怪異反常的姿態。
1.奇特。
1.詭詐的計謀。
1.怪誕荒謬。
1.詭詐虛偽。
1.奇怪的問題。
1.假貨。
1.生性詭詐﹐胸襟狹隘。
1.詭詐狡黠。
1.謂馬吐出口勒﹐掙脫籠頭。喻抗拒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