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運動著的物體跟別的物體突然接觸。
2.
動詞
相遇。
3.
動詞
沒有把握地試探。
4.
動詞
接觸,觸犯。
1.
亦作“掽”。亦作“踫”。
2.
撞;相撞。
1.出自《何典》碰門進去,催得那郎中衣裳都穿弗及,散披散囤的跟了他們就走。
2.出自《水》“砰”的一聲……大約是茶杯之類從桌上掉下來,在泥土上碰碎了。
3.
闖進;落入。
1.出自《紅樓夢》我說你不聽,到底碰在網里了。
2.出自《官場現形記》后來一打聽,倒是從前在江南揭參他的那個知府,現在正做了江西藩司。冤家路窄,偏偏又碰在他手里,他心中好不自在起來。
3.出自《闖關》“只等他碰來了!”那個小個子戰士歡天喜地的回答說。
4.
觸;觸動。
1.出自《朝花夕拾·〈狗·貓·鼠〉》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筆墨的,寫了下來,印了出去,對于有些人似乎總是搔著癢處的時候少,碰著痛處的時候多。
2.出自《色盲》猛然有個毛茸茸的東西碰到她的后頸上,把她嚇了一跳。
5.
觸犯;惹。
1.出自《老殘游記》俺們這個玉大人真是了不得,賽過活閻王,碰著了就是個死。
2.出自《風浪》但是,他才開了個頭,王家福就把他媽叫起一道走了,擺起一副不好碰的面孔。
6.
遭受。
1.出自《上海的早晨》“這有啥好醞釀的?”馮永祥剛才碰了潘信誠一個軟釘子,生氣的說,“我們這位特命全權代表又不能做主。
2.出自《母親》秋蟬見她不要聽她說,便又支使奶媽,奶媽也碰了釘子。
3.出自《關于〈第四病室〉》她要改變思想和她的生活方式,總得在碰了無數次釘子之后,在她離開學校做了多年醫生之后。
7.
斥責;批評。
1.出自《“鍛煉鍛煉”》這個媳婦再沒有說的,還有幾個也想找理由請假,見她受了碰,也都沒有敢開口。
8.
相遇;遇見。
1.出自《小二黑結婚》鄰家有個后生,吃飯時候在街上碰上二諸葛便問道:“老漢!今天宜栽種不宜?”
2.出自《萌芽增刊》老楊森微微咧著嘴:“走來的,半道上碰個熟人,坐一段大車?!?/p>
3.出自《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小島》詩既然碰上自己的戰友,何不請他們把你引上山峰。
9.
試探。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躊躇了一會,想起女子入廟燒香,一定要拜觀音菩薩的,何妨去碰他一碰。
2.出自《四世同堂》碰了兩三家,他才在武定侯胡同找到一位他所需要的外科大夫。
10.
合;湊。
1.出自《李家莊的變遷》鐵鎖自從變了產害過病以后,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因此他就只好背了家具到外邊和別的匠人碰個伙,顧個零花銷。
11.
象聲詞。多用以形容撞擊聲。
1.出自《子夜》林佩珊十分生氣似的掙脫了范博文的手,就跑進了客廳右首后方的一道門,碰的一聲,把門關上。
1.近路,捷徑。傒,通"蹊"。
1.親近。
2.指君主寵愛親信的人。
1.指狎近帝王的侍臣。
1.鄰近之縣。
1.指歷時短﹑事情小。
1.謂近時可見的功效。
1.近來,新近。
1.親近信任。
2.指親近的人。
1.猶近支。
1.亦作"近幸"。
2.寵愛。
3.指受到帝王寵愛。
4.指帝王寵愛的人。
1.中醫指先血后便的病癥。
1.指接近皇帝的重要官職或官員。
1.猶近支。
1.指鄰近的少數民族。
1.《詩.鄭風.東門之墠》"東門之墠,茹藘在阪"毛傳"男女之際近而易,則如東門之墠;遠而難,則茹藘在阪。"后因以"近易"指便捷容易。
1.近照。
1.謂近期可見的效用。
1.謂近在眼前的憂患。
1.見"近于"。
1.猶近憂。
1.指帝王的親近侍從。
1.植物或動物親緣關系相近。
1.指親近或疏遠的人。
2.近處和遠處。
3.謂遠近的程度。
4.偏義復詞。謂遠。
1.近居的人悅服,遠處的人慕化而來。形容政治清明,遠近歸附。語本《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邢昺疏"子曰當施惠于近者,使之喜說,則遠者當慕化而來也。"
2.商家亦用以招徠客人。
1.比喻相距極近。
1.形容距離很近。
①敵對雙方近距離作戰善于~。②近距離的戰斗。
1.近時拍攝的照片。
1.似乎正確。
2.接近真實。
1.接近正確;接近標準。
1.宗族關系較近的支派。
1.近作。
1.謂靠近凸透鏡中間高而微平的平面;或謂距凹透鏡的中心近。
1.附近;周圍。
1.血統關系較近的親屬。
1.猶近況。
1.猶近作。
1.血統關系較近的宗族。
1.代數相隔不多的祖先⊥"遠祖"相對。
1.新近撰寫的作品。
1.猶提拔。
2.猶攻克。
1.指對尊上者的回話。
1.按一定的禮節給人加官升爵。
1.猶值班。
1.特指進獻給皇帝的書籍版本。
2.進呈本章。
3.指進貨時的成本。
1.猶言重農抑商。
1.進駐并筑工事固守。
1.奏章。
2.進呈表章。
軍隊向執行戰斗任務的目的地行進~中原。
1.謂船舶進港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