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舊社會中受剝削階級壓迫、剝削、役使的沒有自由的人。
2.
名詞
謙稱自己,后專用作女子的自稱(多見于早期白話)。
3.
動詞
像對待奴隸一樣使喚。
4.
名詞
稱失去某種自由的人,特指為了償還貸款而不得不辛苦勞作的人(含貶義或戲謔意)。
1.
喪失人身自由,為主人從事無償勞動的人。
1.出自《周禮·秋官·司厲》其奴,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稿。
2.出自《論語·微子》箕子為之奴。
3.出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田事聽此奴,必與同食。
4.出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而布為人所略賣,為奴於燕。
2.
使之為奴;奴役。
1.出自《書·泰誓下》屏棄典刑,囚奴正士。
2.出自《新唐書·忠義傳上·吳保安》仲翔為蠻所奴,三逃三獲。
3.出自《清史稿·太宗紀一》彼既屠我歸順良民,又奴其妻子耶!
4.出自《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那時的成吉思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
3.
對人的鄙稱。
1.出自《后漢書·逸民傳·嚴光》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
2.出自《晉書·劉曜載記》安引軍追武曰:“叛逆胡奴!要當生縛此奴,然后斬劉貢!”
3.出自《墳·論“他媽的!”》經(jīng)史上所見罵人的話,無非是“役夫”、“奴”、“死公”。
4.
自稱的謙詞。
1.出自《撰集百緣經(jīng)》于是偷臣,如智臣語,向王首實:“此寶珠者,奴實盜取。”
2.出自《敦煌變文集·王昭君變文》異方歌樂,不解奴愁。
3.出自《菩薩蠻》詞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4.出自《敦煌變文集·韓擒虎話本》皇帝宣問:“阿奴無德,濫處為君。”
5.
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臣下對其主的自稱。
1.出自《宋書·魯爽傳》燾還至湖陸,爽等請曰:“奴與南有讎,每兵來,常慮禍及墳?zāi)梗蚬灿瓎剩€葬國都。”虜群下於其主稱奴,猶中國稱臣也。
2.出自《史通·雜說中》如今之所謂者,若中州名漢,關(guān)右稱羌,易臣以奴,呼母云姊……閱諸《齊志》,則了然可知。
6.
動、植物及其他雜物名所帶的綴詞,具有喜愛的感情色彩。如稱貓為貍奴,竹夫人為竹奴、青奴,橘子為橘奴,頭發(fā)為烏奴等。
7.
通“駑”。
1.出自《墨子·魯問》今有固車良馬于此,又有奴馬四隅之輪於此,使子擇焉,子將何乘?
8.
通“??”。水停滯不流。
1.出自《水經(jīng)注·滱水》盧奴城內(nèi)西北隅,有水淵而不流……或云水黑曰盧,不流曰奴。
9.
多指男奴。
1.出自《宋書·沈慶之傳》耕當問奴,織當訪婢。
2.出自《梁書·諸夷傳·東夷》其國(扶桑)法……在北獄者,男女相配,生男八歲為奴,生女九歲為婢。
3.出自《寄盧仝》詩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先祖有小奴名大月,年十三四,嘗隨村人罩魚河中,得一大魚。
10.
后世為婦女自稱。
1.出自《菩薩蠻》詞花若勝如奴,花還解語無?
2.出自《宋史·忠義傳六·陸秀夫》楊太妃垂簾,與群臣語猶自稱奴。
3.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若惜奴一個,有大禍三條。
4.出自《西游記》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養(yǎng)老送終。
11.
為吳方言中之第一人稱。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今朝奴進城格辰光,倒說有兩三起攔輿喊冤格呀!
1.稻谷與稗草。
1.宋代七夕時民間流行的一種應(yīng)時陳設(shè)。
1.謂以谷食充饑。
1.《漢書.游俠傳.樓護》"﹝樓護﹞與谷永俱為五侯上客。永黨于王氏。成帝時,前后上書四十余事。護為人短小精辯,議論常依名節(jié)。長安號曰'谷子云筆札,樓君卿唇舌'。"后即以"谷筆"為擅長書札的典實。
1.六瑞之一。古代子爵諸侯所執(zhí)之玉。
1.陵谷變遷。比喻巨大的變化。語本《詩.小雅.十月》"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1.謂健飯者。嘲稱食量大的人。
1.谷物與布帛。亦泛指衣食一類生活資料。
①谷子(粟)脫餾的稈,可做飼料。②〈方〉稻草。
1.調(diào)節(jié)谷價的策略。
1.指家禽未受精而產(chǎn)出的卵。谷﹐即俗所謂沒有"雄"的蛋。
1.指黃石公。
1.居于山谷。
1.良晨;晴朗美好的日子。舊時常用為吉日的代稱。
1.古代方士求取長生不老的方術(shù)。
2.后竅﹐即直腸到肛門的一部分。
1.買入谷物。
①阻塞道路~ㄧ山川~。②攔擋橫加~。
1.語本《國語.晉語六》"除鯁而避強,不可謂刑。"韋昭注"鯁,害也。"后以"鯁避"謂避害。
1.念結(jié)于心而悵然不已。
1.剛直的言辭。
1.剛直敢言。
1.謂心中不平,充滿義憤。
1.謂剛直有力的輔佐者。
1.直言抗爭貌。
1.指剛正不阿的品質(zhì)。
1.剛直堅定。
1.剛直急躁。
1.謂直率地揭露﹑指責(zé)過失而無所顧忌。
1.正直耿介。
1.哽咽思戀。鯁,通"哽"。
1.諒直,剛直誠實。
1.剛正信實。
1.猶剛烈。
1.哽咽悲傷,心肝摧裂。
1.剛直的言論。
2.剛直地發(fā)表言論。
1.剛直不阿的精神氣度。
1.剛直嚴正。
1.剛正率直。
1.哽咽氣塞。鯁,通"哽"。
2.阻塞。
1.阻滯。
1.猶言哽咽流涕。鯁,通"哽"。
1.哽咽流涕。鯁,通"哽"。
1.謂心中郁塞得以寬解。
1.哽咽欷歔。鯁,通"哽"。
1.猶哽咽。鯁﹐通"哽"。
1.堅決直率地言說,直言。
2.堅決直率的言論,剛直的言論。
1.哽咽氣塞。鯁,通"哽"。
2.亦作"鯁?"。謂食物堵住食管。
3.指喉病。
1.剛直的議論。
1.梗直剛毅。
1.剛正,正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