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某些器物上可用來提起、懸掛的部分。
2.
名詞
(~子)紐扣,可以扣合衣物的球狀物或片狀物。
3.
名詞
比喻關鍵部分。
4.
名詞
(~兒)瓜果等剛結的果實。
5.
名詞
(Niǔ)姓。
6.
動詞
紐結;聯結。
1.
亦作“靵”。
2.
器物上用以提攜懸系的襻紐。
1.出自《周禮·夏官·弁師》弁師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紐。
2.出自《淮南子·說林訓》龜紐之璽,賢者以為佩。
3.出自《詩》銀星釘稱衡,綠絲作稱紐。
4.出自《寒秀草堂筆記》緁妤妾趙印,以羊脂玉為之盤,鳳紐,傳為某所偽作。
3.
紐扣;帶的結扣。
1.出自《禮記·玉藻》居士錦帶,弟子縞帶,并紐約用組。
2.出自《楚辭·劉向〈九嘆·怨思〉》申誠信而罔違兮,情素潔於紐帛。
4.
本,根據。
1.出自《莊子·人間世》是萬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紐也。
2.出自《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二七章三十》全篇大義,以德為基,以誠為紐,其旨備矣。
5.
系束;活結。
1.出自《禮記·喪服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
2.出自《急就篇》冠幘簪簧結發紐。
6.
連結;聯系。參見“紐帶”。
1.出自《江水滔滔》而漢水連接黃河與長江,是祖國兩條巨流之間的紐帶。
2.出自《一本褪色的相冊·湖北人聶華苓》文學事業——他們所共同獻身的事業,是兩人之間的堅實紐帶。
7.
供人操縱的機鍵;有關全局的關鍵。
1.出自如:電紐;樞紐。
8.
量詞。印一方為一紐。
1.出自《周書·文帝紀上》其后曰普回,因狩得玉璽三紐,有文曰皇帝璽。
2.出自《舊唐書·德宗紀下》辛卯,南詔獻鐸槊、浪人劍、吐蕃印八紐。
3.出自《玉壺清話》顯引兵剿襲,大破之,梟名王貴將十五輩,獲偽羽林印二紐,斬二萬級。
9.
用同“扭”。扭轉;扭結。
1.出自《哨遍·嗓淡行院》套曲老保兒強把身軀紐。
2.出自《水滸傳》話說當下魯提轄紐過身來看時,拖扯的不是別人,卻是渭洲酒樓上救了的金老。
3.出自《水滸傳》兩個在陣前,來來往往,番番復復,攪做一團,紐做一塊,鞍上人斗人,坐下馬斗馬,兩個斗了四五十合。
10.
用同“綹”。股;束。
1.出自《點絳唇·省悟》套曲想當初您愛我時,剪青絲半紐。
11.
中醫術語。赤脈。
1.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
12.
漢語音韻學術語。即聲母。漢字音節開頭部分的輔音。又稱聲紐。
1.出自《聲韻略說·論音之變遷屬於時者》古雖有一字數讀,然不異紐,則異韻。
13.
姓。隋代有紐回。見《隋書·孝義傳》。
1.出自《續通志?氏族略七》紐,明紐師瑩,成化舉人。
1.猶畢娶。辦完子女婚事。謂了卻俗務,心無牽掛。
1.全部聚集。
1.全部顯現。
1.猶畢強。敏捷而強勁。
1.完成束發之禮。謂已長大成人。
1.日影已盡。指入暮。
2.比喻人之暮年。
3.竟日;整天。
副詞,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結論;究竟;終歸;到底這部書雖然有缺頁,~是珍本。
1.窮究;深入研究。
2.猶畢竟,終歸。
1.完全辦好。
2.猶畢具,齊備。
1.齊全;完全具備。
1.見"畢陬"。
1.猶言終其天年。
1.猶言齊心協力。
1.完了,結束。
2.比喻沒有錢了。畢,"癟"的借音字。
完全暴露原形~ㄧ兇相~。
1.包羅;囊括。語出《詩.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毛傳"于其飛乃畢掩而羅之。"
2.食品名。也作饆饠。
1.畢星與昴星。二星至秋季時,晨見于東方,故常以表示天將黎明。
1.即路門。天子宮庭五門之一。《書.顧命》"二人雀弁,執惠,立于畢門之內。"孔傳"路寢門,一名畢門。"一說指祖廟之門。
1.謂將本應分期分批做的事情一舉全部完成。
2.以形容急于求成。
1.氣數已盡。
1.敏捷有力。
1.完婚。
1.據《后漢書.逸民傳.向長》載向長(嵇康《高士傳》作"尚長")隱居不仕,"男女娶嫁既畢,勑斷家事勿相關",于是與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終"◇遂以"畢娶"為辦完子女婚事,避世優游的典故。
1.直到泉壤,謂終身。
1.終身;一生。
1.指農事完畢之時。即冬閑之時。
1.猶畢生。
1.完畢其事;了事。
1.指完成。
1.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古人以為主兵主雨,故亦借指雨師。
1.全年,一年。
2.度過晩年。
1.猶永世,永恒。
1.指畢卓盜飲之事◇借指嗜酒,醉酒。
1.全部顯露;畢真。
完全相像神態~。
1.謂完全得當。
1.即畢宿。
1.以網捕捉。
在學校或訓練班學習期滿,達到規定的要求,結束學習大學~ㄧ他的學習成績太差,畢不了業。
檢驗畢業生是否合格的統一考試。考試命題限于學科的基礎知識部分。屬水平考試,不分等第。各門學科成績合格,即可取得畢業資格。
1.在學校或訓練班學習期滿,達到規定的要求,準予結業的學生或學員。
1.畢為捕獸所用之網,弋為射鳥所用的系繩之箭。泛指打獵活動。
1.謂長輩為晩輩完婚。
2.泛指男女結婚。
1.《書.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孔傳"箕星好風,畢星好雨,亦民所好。"原謂民性如星,星好風雨,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澤◇以"畢雨箕風"為頌揚統治者普施仁政之詞。
1.謂心愿得到滿足。
2.謂滿足心愿。
1.晉吏部郎畢卓,常飲酒廢職。鄰舍釀熟,卓夜至其甕間盜飲,為人所縛,明旦視之,乃畢吏部。旋解縛,遂與主人飲甕側,致醉而去。事見《晉書.畢卓傳》◇常以指嗜酒成癖的人。
1.亦作"畢聚"。
2.月名。指農歷得甲的正月。
1.完全滿足。
1.閉塞,昏昧。
1.猶言堅壁清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