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由原方向向另外的方向轉動。
2.
動詞
握住物體的一部分,轉動另一部分;擰(nínɡ)。
3.
動詞
擰傷(筋骨)。
4.
動詞
身體左右搖動(多指走路時)。
5.
動詞
揪住不放。
6.
形容詞
不正;歪。
1.
擰。用手旋轉東西。
1.出自《西廂記》儻或水浸雨濕休便扭,我只怕乾時節熨不開褶皺。
2.出自《桃花扇·寄扇》待我采摘盆草,扭取鮮汁,權當顏色罷。
3.出自《脊背與奶子》那個笑著瞧著他。他想扭她一把。
2.
翻轉;掉轉。
1.出自《黃粱夢》隋江山生扭做唐世界,也則是興亡成敗,怎禁那公人狠劣似狼豺。
2.出自《水滸傳》楊志聽得弓弦響,扭回身,就鞍上把那枝箭只一綽,綽在手里。
3.出自《登記》婆婆跟丈夫是一勢,一天跟小飛蛾說不夠兩句話,路上碰著了扭著臉走。
3.
身體擺動;搖擺。
1.出自《西游記》這條河若論老孫去呵,只消把腰兒扭一扭,就過去了。
2.出自《兒女英雄傳》只見那女子左肩膀往前一扭,早打了個空。
4.
謂因轉動不慎而傷筋骨。
1.出自《四世同堂》慢著!留神扭了腿!
2.出自《憶西榆林》我跟社長到地里去了一趟,回來把腳脖子都扭疼了。
5.
違拗;執拗。
1.出自《水滸傳》正在途中,被魯智深要行便行,要歇便歇,那里敢扭他。
2.出自《紅樓夢》薛蟠見母親如此說,情知扭不過,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榮國府而來。
3.出自《我的兩家房東》拴住好像不樂意叫金鳳看他的日記,想用手捂著,又扭不過我,硬叫金鳳看。
6.
揪;抓。
1.出自《練兵實紀·車兵》如有前項損失,即扭前班之人赴該營查究。
2.出自《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結末兩家家人,扭做一團廝打。
3.出自《官場現形記》大眾見他扭在一處,只得一齊住手,過來相勸。
4.出自《火燒島》那個年青的女學生,兩步搶上前去,兩手扭住姚盛齋的衣領。
7.
扭結;纏繞。
1.出自《金瓶梅詞話》頭也不得梳,又是大娘來,倉忙的扭一挽兒。
2.出自《張老漢賣余糧》詩工農扭成一股弦,國家自強民自安。
8.
做作。
1.出自《紅樓夢》要論起來,也強扭的出來,不過顛來倒去;弄些《易經》上的話生填,究竟有何趣味!
9.
指搖擺身體跳舞。
1.出自《悲歡·十月長安街》在天安門前的陣陣鑼鼓里,她們情不自禁地扭起了秧歌。
10.
引申為糾纏。
1.出自《紅樓夢》惜春就是不舍,見妙玉自己養神,不便扭他。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