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代詞
人稱代詞。“你”的敬稱(不止一人時,后面加數(shù)量詞)。
1.
人稱代詞。同“你”。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我眼巴巴的盼今宵,還二更左右不來到。您且聽著:堤防墻上杏花搖。
2.出自《新編五代史平話·漢史上》知遠聞言,只見眼淚汪汪,向承義道:“您不須去,您若去時,兩個舅舅必用計謀陷害您。”
3.出自《行香子·癡迷》套曲近來憔悴都因您,可是相思況味深。
4.出自《萬齋瑣錄》《中原音韻》:“你與您同義,音恁。”今填詞家多用此字。
2.
人稱代詞。“你”的敬稱。
1.出自《報復》她叫您到公園去,她等著您哩。
2.出自《青春之歌》媽,我從來沒想過這些事--您不是允許我還去念書嗎?我求您再別跟我提這些事了。
3.
人稱代詞。你們。
1.出自《梧桐雨》楊國忠已殺了,您眾軍不進,卻為甚的?
2.出自《新編五代史平話·梁史上》是夜月光皎潔,撞著一陣軍馬,約三百余人,將朱溫四人喝住,問道:“您是誰人?要從那里去?”
1.猶言花言巧語。
1.指狡猾奸刁的人。
1.即花鬾。
1.猶言花言巧語。
1.金完顏仲元的軍隊名。
1.像花一樣美麗的容貌。
1.謂虛有其表。
1.指妓院。
哺乳動物,身體比家貓細長,全身灰色,鼻部和眼部有白紋,耳部有白色環(huán)紋。生活在山林中,吃果實、谷物、小鳥等。毛皮可用來制衣帽。也叫果子貍、青猺。
1.泛指民眾。
2.指洋人。
1.見"花名冊"。
1.形容春天綠柳成蔭﹑繁花似錦的景象。
1.果實名。即木瓜。
2.比喻外表好看,其實無用。
1.文學故事人物。即古樂府《木蘭詩》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木蘭。其姓氏無可考,或作花,或作朱,或作魏,亦或作木,均無確證◇世多稱木蘭或花木蘭。
1.舊時對從良妓女的稱呼。
指表面起條、格、點等花紋的一類毛織品。
1.亦作"花娘"。
2.舊時指歌女,娼妓。
1.猶花蜜。
1.唐代專為皇帝挑選妃嬪宮女的使者。
2.指專為陪侍皇帝飲宴的妃嬪。
1.古代附綴于簪上的首飾。
1.猶花妖。
以種植花木為業(yè)的農(nóng)民。
1.唐玄宗時汝南王李琿(小名花奴)善擊羯鼓,玄宗嘗謂侍臣曰"速召花奴將羯鼓來,為我解穢。"后因稱羯鼓為"花奴鼓"。
1.花朵。
1.樂曲正拍外的附加節(jié)拍。
①花托頂部膨大扁平呈盤狀的部分。②裝在機床主軸上的圓盤形夾具,常用來固定形狀較復雜的工件。
1.謂用落花當坐墊。
2.織花或繡花的墊子。
1.飄落的花瓣。
1.舊指被土匪綁架的女人。
1.有雕繪﹑裝飾的屏風。
1.繁盛貌。
2.為燦爛﹑絢麗貌。
3.形容隆重鋪張,繁華熱鬧。
1.記載四季花卉的書。
植物開花的時間梅花的~在冬季 ㄧ這種月季 ~特別長。
1.猶花徑。
1.古印度人用作身首飾物的花串。也有用各種寶物雕刻成花形,聯(lián)綴而成的。
指美國,由美國國旗的形象得名。
1.花的香氣。
1.鼓框上繪有花紋的鼓。
1.花腔鼓的一種。
1.一種兵器。似矛而較短,便于舞弄。
上半段砌成鏤空花樣的墻。
1.靈巧好看。
1.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
1.指唐武將花驚定。
1.指妓院所在處。
1.即花街。指妓院。
1.見"花街柳陌"。
用鮮花或紙花等扎成的圓形的祭奠物品獻~。
1.姿勢好看而搏斗時用處不大的拳術。
1.即花絨。有花紋的絲絨。
2.花穗。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