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修治破衣使完整。
1.出自《禮記·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
2.出自《莊子·山水》莊子衣大布而補之。
3.出自《鹽鐵論·申韓》夫衣小缺襟裂,可以補。
4.出自《寒夜》不同的是有時停電,他們睡得更早,有時母親在燈下補衣服。
2.
泛指一切器物的修舊補損。
1.出自《呂氏春秋·孟秋》修宮室,坿墻垣,補城郭。
2.出自《史記·六國年表》補龐,城籍姑。
3.出自《劉公墓志銘》過其地,防穿不補,沒邑屋,流殺居人。
3.
補助;補充。
1.出自《周禮·秋官·小行人》若國札喪,則令賻補之。
2.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3.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子反命軍吏察夷傷,補卒乘,繕甲兵,展車馬,雞鳴而食,唯命是聽。
4.出自《新竹》詩稀生巧補林,并出疑爭地。
5.出自《茶香室叢鈔·衛逖》逖亦唐初一名將。記此……以補唐史之遺。
4.
彌補;補救。
1.出自《左傳·宣公二年》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
2.出自《荀子·強國》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
3.出自《與孟尚書書》漢氏已來,群儒區區修補,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其危如一發引千鈞。
4.出自《李姬傳》中郎學不補行。
5.
裨益。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狄有五罪,俊才雖多,何補焉?
2.出自《抱樸子·尚博》著述雖繁,適可以騁辭耀藻,無補於得失。
3.出自《孝經序》寫之琬琰,庶有補於將來。
6.
補養;滋補。
1.出自《莊子·外物》靜然可以補病,眥搣可以休老,寧可以止遽。
2.出自《帝京歲時紀勝·皇都品匯》劉鉉丹山楂丸,能補能消,段頤壽白鯽魚膏,易膿易潰。
3.出自《寒夜》我買得很便宜,不過千多塊錢,吃了補補身體也好。
7.
謂官有缺位,選員補充。
1.出自《鹽鐵論·除狹》戲車鼎躍,咸出補吏,累功積日,或至卿相。
2.出自《后漢書·郭急傳》伋因言選補眾職,當簡天下賢俊,不宜專用南陽人。
3.出自《云麓漫鈔》許翁,翁亳人,少嘗取隸軍籍,以功補官。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門人有作令云南者,家本苦寒,僅攜一子一僮拮據往,需次會城,久之得補一縣。
8.
指官員調任。
1.出自《漢書·蕭望之傳》陛下哀愍百姓,恐德化之不究,悉出諫官以補郡吏,所謂憂其末而忘其本者也。
9.
補子。參閱《續文獻通考·王禮七》。
1.出自《古今譚概·雅浪·延平府》武林鄒虞知延平,延素產繡補,親友皆索之。
2.出自《桃花扇·入道》外,九梁朝冠、鶴補朝服、金帶、朝鞋、牙笏上。
3.出自《再生緣》錦雞繡服天青補,銀鼠朝裙綠色新。
10.
古邑名。
1.出自《國語·鄭語》若克二邑,鄔、弊、補、舟、依、??、歷、華,君之土也。
1.壽數。
1.命令三公。
2.指任命宰相。
3.命運與相貌。
4.指"八字",命數。
5.相命,算命。
1.呼喚。
1.賜姓氏;建立姓氏。謂賜姓以示褒崇。
作文、繪畫時確定主題文章命意高遠,值得一讀。
1.迷信謂生辰八字不好,克死親屬。
1.天命運數。
2.比喻發展變化的趨向。
1.亦作"命在旦夕"。
2.形容生命危殆。
1.見"命在朝夕"。
1.低級僚屬。常用作謙詞。
最后末了一名,便是他自己|末了,他在合同上簽了字。
1.猶下位。多用作謙詞。
①指已經衰落而失其原有精神實質的流派墨者的末流,至于以死為終極的目的。②后列;下等奉供養于東宮兮,托長信之末流。
1.最末一條弄堂。
①最后一段路程詩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②下場,結局人生末路|英雄末路。③比喻沒有前途、指望的境地窮途末路。 【末路】①最后一段路程詩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②下場,結局人生末路|英雄末路。③比喻沒有前途、指望的境地窮途末路。
1.南海古國名。一譯末羅游。一般認為末羅瑜和元代及其后載籍提到的木剌由﹑麻里予兒﹑巫來由﹑無來由,均為馬來人自稱melayu的譯音。但唐代的末羅瑜故地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剌島的占碑一帶。
1.末尾。
1.古稱從事工商業的人。
1.盡處。
1.真珠,珠玉,寶石。末,也寫作"摩"。
2.宗教名。詳"末尼教"。
3.同"末泥"。
1.摩尼教。波斯人摩尼所創立的宗教。其教宣傳光明與黑暗的互相對立為善惡的本原。約在6-7世紀從陸路傳入新疆◇由新疆傳入漠北的回紇。武則天延載元年(公元694年),波斯摩尼教侍法者密烏拂多誕持《二宗經》至長安。
1.古代戲劇角色名。簡稱"末"。
1.老年;晩年。
2.指一個君主在位或一個年號的最后一段時期。
3.指一個朝代最后的一段時期。
1."強弩之末"的省語。
1.水的支流或下游。
2.比喻事物后來發展的分支﹑流派。
1.猶言卑官。
2.用作謙詞。
3.謂低下的等次。
1.見"末親"。
1.行將結束的時期;最后的一段時期。
1.茶葉的一種。茶葉初生如針且有白毫,謂之粉槍;漸長而展開如旗,則曰末旗。參閱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上·茶旗槍》。
1.猶下交。指長者對晩輩的交誼。
2.猶下交。指地位高的人對地位低者的交誼。
3.猶下交。稱別人對自己的交誼的謙詞。
1.遠親。
1.秋末。指農歷九月。
1.指曲子的末章。
1.[德derletztemensch]見于尼采所著《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序言,意指一種無希望﹑無創造﹑平庸畏葸﹑淺陋渺小的人。
1.又稱最后審判。基督教謂耶穌將于世界末日,審判古今全人類,分別善人惡人,善人升天堂,惡人下地獄。亦泛指在滅亡時受審。
1.猶言無法對付,莫可奈何。
1.見"末殺"。
1.亦作"末?"。亦作"末摋"。
2.抹殺。掃滅。
3.減輕;降低。
1.開頭;首先。
2.指樹梢頭。
1.指自神經中樞放射于身體各器官的神經。其功能在于感受外來的刺激并把這些刺激傳達到中樞神經,又把中樞神經的命令傳達到各部組織,主管各器官的感覺與運動。
1.末尾;最后。
1.末業。古指工商業。
1.指衰世違反禮儀的行為。
1.膚淺的學者。
1.謂不以正業謀生。
1.始末;原委。
1.不足道的小事。士,通"事"。
2.指淺薄平庸的讀書人。
①指一個朝代衰亡的時期末世之兵,未有本統|殷之末世。②指一個歷史階段終結的時代封建末世。
1.非關根本之事;小事。
2.古指商業和手工業。
3.猶言馀事。
1.猶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