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斂口,圓腹,圈足,像后代的壇子。有些有兩耳,也有個別方瓿。盛行于商至戰(zhàn)國。漢代的瓿也用來盛醬。
1.
古代容器名。陶或青銅制。圓口、深腹、圈足,用以盛物。
1.出自《戰(zhàn)國策·東周策》夫鼎者,非效壺醯醬瓿耳,可懷挾提絜以至齊者。
2.出自《漢書·揚雄傳下》〔劉歆〕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醬瓿也。”
3.出自《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下》余二十年前,所見《水滸傳》本,尚極足尋味。十數(shù)載來,為閩中坊賈刊落,止錄事實,中間游詞余韻,神情寄寓處,一概刪之,遂幾不堪覆瓿。
4.出自《兩般秋雨庵隨筆·尋常音誤》覆瓿,廢紙覆甕也。
1.阻梗,阻礙。
1.亦作"拘礙"。
2.束縛阻礙。
1.猶拘傳。
1.捕獲,捉住。
1.因感受風寒而身體痙攣﹑抽搐。
1.征集;召集。
2.傳訊集中。
1.按冊籍傳喚。
2.猶拘禁。
1.拘束顧忌。
2.禁忌。
1.檢束;拘束。
1.見"拘翦"。
1.亦作"拘谫"。
2.局促淺薄。
1.拘泥于禮教。
1.拘留劫持。
1.守正耿介。
1.管束嚴緊。
2.謂局促得無法回旋。
(言語、行動)過分謹慎;拘束他是個~的人,從不和人隨便談笑。
1.局促窘迫。
1.拘留審查。
1.拘攣不伸貌。一說美好貌。
2.拘泥貌。
3.自適貌。
4.跳動貌。
1.拘謹。
1.拘束厭煩。
1.抽搐;痙攣。
1.約束刻苦。
1.搜括;搜捕。
1.遮攔;攔截。
1.亦作"拘闌"。
2.即勾欄。宋元說書﹑演戲﹑耍雜技的場所。元人亦以稱妓院。
1.見"拘欄"。
1.見"拘累"。
1.亦作"拘縲"。
2.監(jiān)禁,囚禁。
拘泥禮節(jié)熟不~。
1.拘禁于獄中。
1.曲領。古人帽子下垂,用以繞頸。
1.亦稱"拘押所"。
2.治安機關暫時關押人的處所。
1.刻板淺陋。
1.梵語kro?a。古印度計程單位。或作"俱盧舍"。意為"一硼地"。
1.拘束謹慎。一說為勤勞。
2.拘禁;逮捕。
①肌肉收縮,不能伸展自如。②〈書〉拘泥~章句。
1.拉扯牽引,縫補綴合。比喻文章用事過多,反成弊害。
1.俘獲。
1.草名。即皋蘆草。葉似茶,味苦。
1.專賣。
2.限制出售。
1.猶郁悶。
1.古代西域諸城國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于田縣克里雅河以東。
1.拘禁;拘留。
2.束縛羈絆。
1.即拘彌。古代西域諸城國之一。
1.被拘押的人。
1.彎曲之木。
1.見"拘拿"。
1.亦作"拘挐"。亦作"拘拏"。
2.逮捕,捉拿。
1.見"拘那夷"。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