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量詞
地積單位,10分等于1畝,100畝等于1頃。1市畝等于60平方丈,合666.7平方米。
2.
名詞
(Mǔ)姓。
1.
亦作“畆”。亦作“畒”。亦作“畞”。亦作“畮“。
2.
我國地積單位,市畝的通稱。周制,六尺為步(或曰六尺四寸、八尺),百步為畝。秦時以五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畝。漢因秦制。唐以廣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為畝。清以五方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畝。今一畝等于六十平方丈,合6.6667公畝。
1.出自《詩·魏風·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
2.出自《鳳翔隴州節度使李公墓志銘》丁壯興勵,歲增田數十萬畝。
3.出自《茶余客話》凡民地勘丈,概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
4.出自《耕耘記》我們算了算,只要用好,就是天不下一滴雨,這兩庫水也能把這八萬畝水稻灌三遍。
3.
田壟,田中高處。
1.出自《詩·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東其畝。
2.出自《國語·周語下》天所崇之子孫,或在畎畝。
3.出自《農政全書》畎欲深以端,畝欲沃以平。
4.
泛指農田,田地。
1.出自《詩·豳風·七月》同我婦子,馌彼南畝。
2.出自《文選·鐘會〈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樂業,農不易畝,市不回肆。
3.出自《寺中柿樹一蒂四顆詠應制》珍木生奇畝,低枝拂梵宮。
4.出自《聊齋志異·李八缸》春貸秋償,田所出,登場輒盡。乃割畝為活,業益消減。
5.
通“母”。本源。
1.出自《書·微子之命》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
2.出自《說文通訓定聲·頤部》畝,假借為母。
1.猶言不知羞恥。
1.別出去。
2.不要交納。
3.不能超過。
4.謂未生育子女。
1.無人能超過他。語出《漢書.高帝紀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顏師古注"古者以右為尊,言材用無能過之者,故云不出其右也。"
1.謂無法擺脫困境。
1.沒有積蓄。
2.猶很少,不多。
1.無所處。謂沒有處置的理由。
2.猶無為,無常。
1.沒有留傳;沒有傳播。
1.不相混雜。
2.沒有誤差。
1.謂沒有后嗣。
1.全都。
1.見"悉諸"。
1.盡力;全力。
1.猶齊驅。
2.悉數率領。
3.象聲詞。
澳大利亞最大城市。人口連郊區320萬(1981年)。全國最大海港和經濟中心。世界最大羊毛市場。工業有石油提煉、機器制造、紡織等。鐵路和公路網發達。有定期海、空航線通英、美、新西蘭等國。建有南半球最大的海港大橋和風格獨特的歌劇院。
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大學。1850年創建于悉尼。設有文學、法律、醫學、工程、獸醫、農業、經濟、建筑、教育等分院。
世界著名大跨度鋼拱橋。位于澳大利亞悉尼市杰克遜港灣,連接悉尼市南北。橋長1149米,橋身是一個跨度為503米的鋼結構巨型單拱。橋面高出海面50多米,超級巨輪可在橋下通航。橋面寬49米,中間設四條有軌電車軌道、八條汽車道和兩條人行道。南北橋畔還各聳立兩座高出海面80多米的橋頭堡。大橋與悉尼歌劇院互為陪襯,成為矚目于世的一大景觀。1932年建成。
澳大利亞悉尼的文化演出中心。1973年建于悉尼港內一塊伸入海面的182萬平方米的大平臺上,有三組尖拱型的屋面系統,分別為音樂廳、歌劇院和餐廳。該建筑已被視為悉尼市的標志。
①全部;全數悉數歸公|悉數奉還。②(-shǔ)一一說出來;全都列舉不可悉數。
1.見"悉索敝賦"。
1.象聲詞。
1.盡其所有;搜括。
2.象聲詞。
1.謂傾全國的軍事力量。古代按田賦出兵車﹑甲士,故稱兵為"賦"。敝,謙詞,謂不精良。
2.指盡其所有以相供給。
1.見"悉索敝賦"。
1.亦作"悉檀"。
2.梵文siddanta的音譯,意為成就。
1.見"悉曇"。
2.普遍施舍。
1.象聲詞。
1.盡心,全心。
1.盡心。
1.亦稱"悉老"。
2.傳說為神農之師。
1.愛惜。
不舍得分別依依惜別|相聚未酣總惜別。
1.惋惜春光。唐薛能有《惜春》詩。
1.鳥名。
1.唐代官名。掌護宮中花木。
1.極言珍惜時間。語本《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1.極言珍惜時間。
1.珍惜福澤。
1.喻貪小失大。
1.猶悲恨。
1.愛護。
1.猶惜陰。景,同"影"。
1.謂好客仗義。
1.恐怕。
1.愛護老年人,同情貧苦人。
1.愛惜精力。
1.吝惜,舍不得。
1.哀傷。
1.愛惜名聲。
1.國畫中畫山水方法之一,以淡墨作皴染。與"潑墨法"相對。
(著文、作畫)不輕易下筆,今也喻筆法簡練,意象深遠此老一向惜墨如金,可謂一字千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