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法式;規范;標準。
2.
動詞
模仿;效法;照著做。
3.
名詞
模范。
4.
名詞
指模特兒。
5.
名詞
(Mó)姓。
1.
亦作“撫”。亦作“橅”。
2.
效法,仿效。
1.出自《列子·周穆王》變化之極,徐疾之間,可盡模哉?
2.出自《文心雕龍·定勢》是以模經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
3.出自《答吳充秀才書》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語。
4.出自《漫堂說詩》不必橅唐,不必橅古,亦不必橅宋、元、明,而吾之真詩觸境流出。
3.
照原件描畫,臨摹。
1.出自《傳神記》吾嘗於燈下顧自見頰影,使人就壁模之。
2.出自《題王若谷藏麻姑壇帖》善橅《麻姑帖》者,惟閩人林異卿。
4.
規劃,籌劃。
1.出自《漢書·劉向傳》初陵之橅,宜從公卿大臣之議,以息眾庶。
5.
揣摩,體會。
1.出自《牡丹亭·訓女》兒呵,爹三分說話你自心模。
6.
木名。
1.出自《廣群芳譜·木譜十三·模木》模木生周公冢上,其葉春青,夏赤,秋白,冬黑。
7.
法式;規范;標準。
1.出自《歸田賦》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
2.出自《詠史詩》巢林棲一枝,可為達士模。
3.出自《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吟哦出新意,指畫想前橅。
8.
特指值得學習的先進人物。如:勞模;評模。
1.出自《晉書?劉寔傳》可謂國之碩老,邦之宗模。
1.黑色的云。
2.比喻烏發。
3.比喻反動勢力。
4.形容臉色陰沉。
1.五代楊行密親兵的稱號。唐末藩鎮親軍多以"都"為名。
1.壞運氣。
1.黑色的光圈。
1.亦作"黑蚤"。
2.早晨天還沒有大亮的時候。
1.見"黑早"。
1.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中。莖細長。葉子披針形,輪生,邊緣有細鋸齒。花淡紫色,雌雄異株。
1.黑色而有光澤。
日本電影導演。1936年從影。1950年執導的《羅生門》,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大獎。為蘇聯執導的《德爾蘇·烏扎拉》,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大獎。1980年執導的《影子武士》,獲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
1.形容胡子濃密粗硬。
1.黑而狹小。
1.黑色小杯。
1.黑色花紋。
2.古驛名,在今貴州省畢節縣西。
1.暗中記下的不公開的帳目。
1.漆黑而發光。
2.謂黑氣籠罩。
1.鴆鳥。
1.黑色黏土。
1.冠名。即獬豸冠。為御史法冠。
1.宋時指金。
1.黑色物體;黑的底色。
1.皮膚的黑色或棕色斑點或乳頭狀突起,由黑色素細胞聚集而成。
指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尼格羅—奧大利亞人種。
1.昏暗沉悶。
1.竹的一種。莖初長時綠色,以后遂漸變成黑色,葉子披針形,背面微帶白色,生在小枝的末端,花穗綠色而略帶紫色。莖堅韌,可以做手杖﹑書架等。也叫紫竹。
1.指罪惡之手。
1.古代婦人以杉木灰研末抹其額,或飾眉。
1.匿名訴狀。
2.誣陷不實之狀。
1.人影搖晃貌。
2.人﹑物矗立貌。
1.色黑而污濁。
1.黑黑的樣子。
1.形容黑。
1.形容黑而密。
①〈書〉黑色的痣。②見〖太陽黑子〗。
1.深紫色。
1.黧黑貌。
1.黑色的寬絲帶。
1.嘆詞。表示感嘆。
1.謂不敢定奪。
1.沉默無言貌。
1.象聲詞。馬叫聲。
1.謂靜觀默會。
1.謂心里領會。
1.不出聲地記在心里。
1.互相吹噓。
中國歷史上對于同外國和同周邊各民族進行貿易的通稱『朝初年就同南越和匈奴進行貿易。東漢開始用此稱呼。
1.亦省稱"互市郎"。亦省稱"互郎"。
2.古時互市交易的中間介紹人。
1.互有差失。
1.《易》卦上下兩體相互交錯取象而成之新卦,又叫"互卦"。如《觀》為《坤》(a)下《巽》上,取其二至四爻則為《艮》(f),三至五爻則為《坤》(a)。
2.舊體詩修辭手法之一。謂一聯上下兩句文意互相映襯補充。
互相溝通、交換~消息 ㄧ~有無。
1.謂上下文義互相闡發,互相補足。
2.指錯綜使用同義詞以避免字面重復的修辭手法。
3.指互有歧義的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