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婦人以杉木灰研末抹其額,或飾眉。
集中地居住在某一區域少數民族~的地方。
1.猶齊聲。
1.聚集起來的盜寇。
1.神話傳說中的地名?!逗仁抻洠劭咧荨份d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侖二十六萬里,去東岸二十四萬里,上多真仙靈官,宮第比門,不可勝數。
1.由于地球內部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地層中所含的各種金屬分離出來﹐同類金屬聚集在一起的作用。
聚集。
1.古器物名?!肚f子.達生》"自為謀,則茍生有軒冕之尊,死得于膔榡之上,聚僂之中,則為之。"陸德明釋文"司馬云'聚僂,器名也,今冢壙中注為之。'一云聚僂,棺槨也。"一說,為柩車之飾。參閱清王念孫《讀書雜志馀編上.莊子》。
1.由氯乙烯聚合而成的塑料。有良好的絕緣性﹐耐腐蝕﹐易制造。用途很廣﹐如制造化工設備﹑水管﹑電纜外皮﹑雨衣﹑涼鞋﹑人造革﹑塑料薄膜等。
1.《后漢書.馬援傳》"援因說隗囂將帥有土崩之埶﹐兵進有必破之狀。又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埶﹐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劃形勢﹐運籌決策。
2.米堆。形容矮小。
1.聚斂納賄。
(在約定地點)集合參觀的人八時在展覽館門口~。
1.花序的一種。頂端平或凸﹐當中的花先開﹐如石竹﹑唐菖蒲即是。
1.會聚與分散。
2.使離散之人再聚。
3.指離散。有聚少離多意。
1.亦作"聚砂"。
2.《法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積小善為大行◇亦指年幼慕道﹐學佛論道。
比喻積少成多。
1.見"聚沙"。
1.猶收獲。
2.猶羅致。
〈書〉聚會~一堂。
1.由四氟乙烯聚合而成的塑料﹐耐熱﹑耐寒﹑耐水﹐絕緣性能好﹐耐腐蝕能力特別強。在化學﹑電氣﹑醫藥等工業上廣泛應用。
1.眾說紛紜﹐久無定論。
1.聚集在一起交談。
1.聚首﹐會面。
1.即折扇。宋時由高麗傳入。其初不為人所重﹐至明代以后始廣為流行。
1.《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夫眾煦漂山﹐聚蚊成靬﹐朋黨執虎﹐十夫橈椎﹐是以文王拘于牖里﹐孔子厄于陳蔡﹐此乃焌庶之成風﹐增積之生害也。"顏師古注"蟫﹐古蚊字。靬﹐古雷字。言眾蚊飛聲若有雷也。"因用以喻眾口詆毀﹐積小可以成大。
1.猶會晤。
又稱聚酰胺樹脂”。具有許多重復酰胺基團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總稱。具有耐燃,抗張強度高,耐磨,電絕緣性好等特點。主要用以制造聚酰胺纖維(商品名尼龍”、耐綸”、錦綸”)和增強塑料等。
三顆以上恒星組成的恒星系統。分普通聚星和四邊形聚星兩類。前者的組成星兩兩組成雙星;后者的組成星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當,可能是一種很年輕的恒星系統,如獵戶座內的θ星等。
1.謂積蓄存儲。
1.聚積;積蓄。
由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呈乳白色。電絕緣性能好,耐腐蝕,具熱塑性,手感似蠟。可制得不同密度(092~096克/厘米3)的產物。密度高的其剛性、熔點和硬度等也高。可制造農用薄膜、包裝袋、容器、管道、日用器皿等。
1.由乙烯聚合而成的塑料﹐半透明﹐無毒﹐耐水﹐耐腐蝕﹐絕緣性高?;瘜W工業﹑電氣工業﹑日常用品的制造和食品包裝上都廣泛應用。
1.為維護正義而聚集在一起。多指反抗統治者的武裝斗爭。
1.聚集商議。
1.聚集在一起喝酒。
1.收聚螢光以照明。《晉書.車胤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后常以"聚螢"喻指刻苦力學。
1.見"聚螢映雪"。
1.晉車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以練囊盛集螢火蟲以讀書;晉孫康亦家貧﹐冬夜常映雪光讀書。事見《晉書.車胤傳》﹑《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遂以"聚螢映雪"形容勤苦攻讀。
1.《禮記.曲禮上》"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鄭玄注"聚﹐猶共也。鹿牝曰麀。"禽獸不知父子夫婦之倫﹐故有父子共牝之事◇以指兩代的亂倫行為。
糾集一伙人~鬧事。
1.謂登階時一步一并。
1.謂夜以兩木相敲報時。
1.驢和馬雜交所生的力畜。晉葛洪《抱樸子.論仙》"﹝愚人﹞又不信騾及駏驢是驢馬所生。"駏驢﹐一本作"駏驢"。唐陸龜蒙《書后》"﹝李賀﹞常時旦日出游﹐從小奚奴﹐騎駏驢﹐背一古破錦囊。"宋張舜民《京兆安汾叟赴辟臨洮幕府》詩"掣臂蒼鷹隨獵犬﹐聳耳駏驢扶只輪。"一說﹐為公牛﹑母馬的雜交種。
1.《淮南子。道應訓》"北方有獸,其名曰躡,鼠前而兔后,趨則頓,走則顛,當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與之,躡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負而走。"后因以"駏蛩"形容關系密切。
1.見"駏驉"。
1.亦作"駏虛"。
2.獸名。似騾,可供乘騎。晉崔豹《古今注.鳥獸》說是公馬母騾的雜種。
1.《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投袂而起,屨及于窒息,劍及于寢門之外,車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杜預注"窒皇,寢門闕。"后以"屨及劍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1.屨價賤,踴價貴。受刖刑斷足者多,屨無用,故賤◇即以指刑重且濫。
1.織屨緝麻。
1.踮腳而望。
1.亦作"屨舄"。
2.泛指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