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地面為沙石覆蓋,缺乏流水,氣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區。
2.
形容詞
冷淡地;不經心地。
1.
沙漠。
1.出自《九思·疾世》逾隴堆兮渡漠,過桂車兮合黎。
2.出自《使至塞上》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出自《春歌》詩那紅霞一片一片——照亮莽原大漠。
2.
廣大。參見“漠漠”。
1.出自《省試秋風生桂枝》詩漠漠看無際,蕭蕭別有聲。
2.出自《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荒原漠漠,野草萋萋,四郊荊棘交橫,一望黃沙無際。
3.出自《秋色賦·焦裕祿的光輝》但見蘭考平原上,黃土漠漠,沙丘累累。
3.
寂靜無聲。
1.出自《淮南子·俶真訓》是故傷死者其鬼嬈,時既者其神漠。
2.出自《漢書·馮奉世傳》四方饑饉,朝廷方以為憂,而遭羌變。玄成等漠然,莫有對者。
4.
清靜淡泊。
1.出自《莊子·知北游》嘗相與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閑乎!
2.出自《楚辭·遠游》漠虛靜以恬愉兮,澹無為而自得。
3.出自《新語·無為》寂若無治國之意,漠若無憂民之心,然天下治。
5.
冷淡;不關心。
1.出自《劉繼莊傳》又其棲棲吳頭楚尾間,漠不為枌榆之念。
2.出自《清史稿·禮志五》或偶詣祖陵,漠不動心,視同覽古,是忘本也。
3.出自《青春之歌》王曉燕把傳單拿起來看了一眼,漠不經意地丟在桌上。
6.
清澈;澄清。
1.出自《爾雅·釋言》漠,清也。
2.出自《列女傳·宋鮑女宗》婦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澈漠酒醴,羞饋食以事舅姑。
7.
迷茫;迷濛。
1.出自《四醉圖贊》漠乎其如忘其聲,茫乎其如忘其形。
8.
茂盛貌。參見“漠漠”。
1.出自《駕自啟圣還內》詩紛紛瑞氣隨云漢,漠漠榮光上日旗。
2.出自《尉遲杯慢·李花》詞重重繡?珠箔,障秾艷霏霏,異香漠漠。
3.出自《落花篇》漠漠芳馨百珍重,亭亭根蒂一漂零。
9.
量詞。古代表示微量的重量單位。
1.出自《宛署雜記·繇賦》正賦中通共起存銀叁千陸百陸拾捌兩柒錢伍分貳厘陸毫伍絲肆微捌纖陸沙陸塵陸埃壹渺貳漠伍糢。
即香附子”(1239頁)。
1.莎雞的別稱。
1.見"莎塔八"。
中篇小說。丁玲作。1928年發表。莎菲是五四浪潮中的叛逆女性,痛恨和蔑視一切,卻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患了肺病后,便放縱自己的感情,她追求南洋華僑凌吉士,卻又鄙視他卑劣的靈魂,終于陷于痛苦的掙扎之中。
紡織娘六月莎雞振羽。
1.即蓑笠。莎,通"簔"。
1.謂相持不進不退。
1.蒙古語,意為酒醉。
1.蓑衣。莎,通"蓑"。
1.折翅。
1.猶鎩羽。
1.折翅。
1.摧落羽毛。常比喻不得志。
1.飛鳥羽毛脫落﹐養魚之水已干涸。用以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為困難。
1.見"鎩羽暴鱗"。
1.痲疹的俗稱。參見"痲疹"。
2.指霍亂﹑中暑等急性病。
1.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寧武縣境。
1.黃榝樹與楓香樹。
1.見"榝楠"。
1.見"榝楠"。
1.黃榝樹與梓樹。兩種大木。
2.比喻棟梁之材。
1.即魚翅。
1.亦作"鯋鼓"。
2.用鯊魚皮制作的鼓。
1.即砂紙。因狀似鯊魚的表皮,故名。
1.亦作"魦潯"。
2.有吹沙魚游動的水邊。
1.極白。
2.芍藥的一種。
1.形容愚蠢﹑糊涂的樣子。
1.傻子,傻瓜。
1.傻敦敦。
1.傻呵呵。
1.呆子。
1.傻子,糊涂而不明事理的人。
1.傻瓜。
1.傻子,傻瓜。指男性。
1.亦作"傻喝喝"。
2.糊涂不懂事或憨厚老實的樣子。
1.見"傻呵呵"。
1.見"傻呼呼"。
1.亦作"傻乎乎"。
2.幼稚不懂事或憨厚樸實的樣子。
1.形容幼稚不更事或樸實憨厚。
1.傻氣﹑幼稚的話。
1.傻子,傻瓜。
2.指癡呆。
1.猶犟勁。
2.形容人力氣大或只知道憑力氣干。
3.傻乎乎的樣子。
1.方言。傻笑。
1.傻呵呵。
1.見"傻里巴機"。
1.亦作"傻里八機"。
2.方言。傻氣。
1.糊涂不明。
1.形容發呆的樣子。
1.呆氣。
2.死心眼。
3.愚蠢;糊涂。你太傻氣,怎么這么輕易就答應下來!這個當上得可不小。
1.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