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一種可以燃燒的黑色固體,主要成分是碳、氫、氧和氮。是古代植物埋在地下,經歷復雜的化學變化和高溫高壓而形成的。按形成階段和煤化程度的不同,可分為泥炭、褐煤、煙煤和無煙煤。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也叫煤炭。
2.
名詞
〈方〉(~子)煙氣凝結的黑灰。
1.
煙熏所積的黑灰,即煙塵。
1.出自《畬田行》紅焰遠成霞,輕煤飛入郭。
2.出自《夜燒松明火》詩珠煤綴屋角,香脂流銅槃。
3.出自《金蓮記·晝錦》云煙外青煤還細,波濤里紅妝頓翳。
2.
制墨的煙灰。
1.出自《石篆詩》山中老僧憂石泐,印之以紙磨松煤。
2.出自《夢溪筆談·雜志一》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也。
3.
指墨。
1.出自《橫塘》詩蜀紙麝煤沾筆興,越甌犀液發茶香。
2.出自《老學庵筆記》中官欲於苑中作墨灶,取西湖九里松作煤。
4.
燈芯的余燼,即燈花。
1.出自《醉翁談錄·張氏夜奔呂星哥》金獸之蘭煤已燼,斗轉星移。
2.出自《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男衫打折時被燈煤落下,燒了領上一個孔。
3.出自《陶庵夢憶·世美堂燈》余每放燈,必用如椽大燭,顓令數人翦卸燼煤。
5.
黑色固體礦物。主要成分是碳、氫、氧和氮。煤是古代的植物體在不透空氣或空氣不足的情況下受到地下的高溫和高壓而變質形成的。按形成階段和炭化程度的不同,可分為泥煤、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四種。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我國古代稱為石涅、石炭或石墨,明代始稱煤或煤炭。
1.出自《儒林外史》那里是甚么“黑煤”!那是銀子,用煤煤黑了的!一下了爐,銀子本色就現出來了。
2.出自《兒女英雄傳》靠東柴垛后面合著裝煤的一個大荊條筐,上面扣著一口破鐘,也有水缸大小。
3.出自《駱駝祥子》明兒早上沒有煤,你看怎么辦?
4.出自《天工開物?煤炭》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鍛煉金石之用。
1.深入研究。
1.查究審訊。
1.上升到極高處。
1.熟識。
1.研究探索。
1.研究探討。
1.到達終點﹐完成。
1.研究妙理。
1.研究體會。
追究;追問此事不予~。
1.謂窮盡于物。
1.詳盡;明白。
1.研究學習。
1.極陰險。
1.徹底弄清楚。
1.專心研究。
1.徹底了解。
2.詳盡表述。
1.追查。
1.追究詢問。
1.猶研究。
1.迅猛襲擊。
1.充分滿足情欲。
1.頂真﹐認真。
1.查究更正。
1.探求印證。
1.追究處理。
1.遼金邊地部族,男子勝兵甲即著軍籍,分隸諸路,其家稱為糾戶。
1.集合兵丁。
1.鳩鳥哺育。比喻慈母養育之恩。
1.聚集資財。
1.搜輯。
1.《書.堯典》"髈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孔傳"鳩,聚;僝,見也。嘆共工能方方聚見其功。"后以"鳩僝"謂籌集工料,從事或完成建筑工程。
1.兒童玩樂之車。
1.同"鳩居鵲巢"。
1.指雌鳩。
1.聚集工匠。
1.招聚工匠﹐籌集材料。指土木工程興建前的準備工作。
1.見"鳩形鵠面"。
2.指久饑枯瘦的人。
同‘糾合’。
1.搜集輯錄。
1.謂生性笨拙,不善營生。
1.同"鳩居鵲巢"。
1.見"鳩腳"。
1.《詩.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毛傳"鸤鳩不自為巢,居鵲之成巢。"后用"鳩居鵲巢"比喻強占他人的居處或措置不當等。
1.聚集。
1.聚合統率。
1.謂招集同類或同族的人。
1.聚集﹐收集。
2.聚斂,索取。
3.安定百姓與征收賦稅。
1.西南少數民族仡佬族的古稱。
1.聚集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