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鄭季南喜雪 其四
青女輕拋萬寶妝,梨花庭院冷無香。欲題好語覷天巧,攪盡枯儒幾曲腸。
青女輕拋萬寶妝,梨花庭院冷無香。欲題好語覷天巧,攪盡枯儒幾曲腸。
平生心賞建溪春,一邱風味極可人。
香包解盡寶帶胯,黑面碾出明窗塵。
家園鷹爪改嘔泠,官焙龍文常食陳。
于公歲取壑源足,勿遣沙溪來亂真。
貧賤相知若吾友,取端于此能更求。
德性委蛇結綠佩,文章璨爛珊瑚鉤。
與君千里共明月,思子一日如三秋。
愿學延平兩龍劍,風波際會永同游。
法云大士,天骨巖巖。
如來津梁,我實荷擔。
手捉日月,斷取莊嚴。
國士入此佛土,位置城南。
有目無目,疑圣疑凡。
擊大雷霆,布灑甘露。
大圓鏡中,慈悲威怒。
維此象法,依正法住。
后五百歲,亦莫予敢侮。
誰為請主,世界主女。
醉臥人家久未曾,偶然樽俎對青燈。
兵廚欲罄浮蛆甕,饋婦初供醒酒冰。
只見眼前人似月,豈知簾外雨如繩。
浮云不負青春色,未覺新詩減杜陵。
出民于水,惟夏伯禹。
今俾我民,昏墊平土。
豈弟君子,伊我父母。
不念赤子,今我何怙。
嗚呼旻天,如此罪何苦。
靈骨閟金鏁,梵宮超玉繩。
道人住香火,獨先開浄行。
呼船久無人,月沉河漢傾。
虛舟不受怒,故在蓼灘橫。
廷珪贗墨出蘇家,麝煤漆澤紋烏??。
柳枝瘦龍印香字,十襲一日三摩挲。
劉侯愛我如桃李,揮贈要我書萬紙。
不意神禹治水圭,忽然入我懷袖里。
吾不能手抄五車書,亦不能寫論付官奴。
便當閉門學水墨,灑作江南驟雨圖。
風鳴落意地,露著晚瓜田。
官道奔車氣,經家煮棗煙。
獲人歌挃挃,公子騎翩翩。
旁舍末隠舉,明秋愿有年。
伯夷不食周武粟,程嬰可托趙氏孤。
死者復生欲無愧,受遺歸妹況在予。
經營百事失本意,跬步尋常畏簡書。
人閑若有不稅地,判盡筋力終年鋤。
癭民見我亦悠悠,癭木累累滿道周。
飛舄已隨王令化,真龍寧為葉公留。
未能洗耳箕山去,且復吹笙洛浦游。
舍故趨新歸有分,令人何處欲藏舟。
老杜文章擅一家,國風純正不欹斜。
帝閽悠邈開關鍵,虎穴深沈探爪牙。
千古是非存史筆,百年忠義寄江花。
潛知有意升堂室,獨抱遺編校舛差。
挽船逆牽九牛尾,寸步關梁論萬里。
淮山終日只對面,與船低昂如角抵。
水工爬涉未曾去,遠者盈尋近盈咫。
長堤夜射千丈潭,疾雷不及先掩耳。
吾人猶困坎井泥,何算鮭蝦著塵滓。
我家詩翁坐長歌,險阻艱難實經履。
稍尋牛豕畦疃行,始得村落魚菜市。
風榆雨柳愁殺人,日西月東若流水。
忽然槌鼓催發船,入門驩甚折屐齒。
道逢耦耕試借問,往往見謂知津矣。
十年奔走營曉炊,家居暖席能得幾。
此行干蠱維叔父,攻苦食辛等醇醴。
官筒之詩鄴城下,孝友懇惻見表里。
強哦竹閑惜寡和,如以罷兵取堅壘。
何當車馬城南來,壽親一樽開宴喜。
邂逅相逢講世盟,諸任尊行各才名。
交情吾子如棠棣,酒椀今秋對菊英。
高論生風搖麈尾,新詩擲地作金聲。
文章學問嗟予晚,深信前賢畏后生。
園中看筍已成竹,階下種槐還得陰。
出門望君車馬絕,臨水問信鯉魚沈。
贈君以匠石??泥之利器,淵明無弦之素琴。
此書到日可歸來,思子妙質為知音。
二豪之所爭,不滿三隠之一笑。
三隠之所笑,不解耶舍之顏。
耶舍之印,霧鎖云埋。
九年面壁,此印方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