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題家書后寄外
宵深倦繡。細數(shù)銅壺漏。剔盡釭花紅似豆。人比影兒還瘦。
窗前悔種梧桐。飄搖易感秋風。欲寫音書寄遠,天邊盼斷飛鴻。
宵深倦繡。細數(shù)銅壺漏。剔盡釭花紅似豆。人比影兒還瘦。
窗前悔種梧桐。飄搖易感秋風。欲寫音書寄遠,天邊盼斷飛鴻。
深夜里刺繡已感疲倦,數(shù)著銅壺滴漏的聲響。挑盡那燈花紅如豆粒,人兒比燈影還要清瘦。窗前懊悔種了梧桐樹,秋風吹來更易生愁緒。想要寫封書信寄遠方,望斷天邊盼不到鴻雁。
銅壺漏:即銅壺滴漏,古代計時器,以銅壺盛水,底穿一孔,壺中立箭,上刻度數(shù),水漏則箭降,視刻度知時刻。
釭(gāng)花:燈花,燈心燃燒時結成的花狀物。
飛鴻:飛行的大雁,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故以飛鴻代指傳遞書信的信使。
此詞當為古代女子題于家書之后寄給遠行丈夫之作。古代交通不便,夫妻分離時多以書信傳情,詞中‘題家書后’點明創(chuàng)作契機——女子深夜寫完給丈夫的家書,仍難抑思念,遂填詞寄懷,反映了古代女性因丈夫遠游而產(chǎn)生的孤寂心境與深切依戀。
全詞以‘寄外’為核心,通過深夜倦繡、數(shù)漏剔燈等生活細節(jié),結合梧桐秋風的秋景烘托,將獨居的孤寂與對丈夫的思念層層鋪展,語言淺近而情感深摯,是一首典型的閨怨題材佳作。
薦士今誰有古風
不論疏戚與窮通
憐渠報國河南尹
愧我無私第五公
居常理家教,怪爾遠詩書。
對面起嗔恚,恩情乖本初。
朅來遠離別,音耗閒居諸。
豈無公家飯,念爾靡來胥。
童孫及稚子,漸已分龍豬。
茍能應門戶,豈必乘軒車。
天意難預識,多憂徒自拘。
采衣但在目,至樂固無馀。
千秋觀前雨濕衣,
石帆山下叩漁扉。
鷓鴣苦道行不得,
杜鵑更勸不如歸。
見面雖年少,
聞名似白頭。
玄談窮釋旨,
清思掩詩流。
果落痕生砌,
松高影上樓。
壇場在三殿,
應召入焚修。
薰風鎖重棘,襆被去何勇。
私我?guī)兹臻f,此意千金重。
楚南時節(jié)異,正月似深春。傍砌萱苗長,臨池草色新。江山晴景媚,庭院煖風頻。坐惜梅花落,題詩憶遠人。
頗訝沅州地,新正景不同。遠山青草瘴,深院落梅風。角角尋巢鳥,喧喧采蕊蜂。春衣初試裌,和氣滿簾櫳。
楚地春來早,群花次第開。輕黃舒柳線,重碧染莓苔。永日香凝篆,和風酒滿杯。端居叨寵渥,何以答涓埃。
未立秋前秋已到。到立秋時,秋比春寒峭。天若多情天亦老。一年祇覺晴天少。
雨滴梧桐枝上鳥。一葉一聲,葉落無人掃。池上紅蓮如筆小。鴛鴦慣打相思稿。
風流蘊藉有誰過,數(shù)載巖疆費撫摩?;瓤茆觾?nèi)瘠,詩如元結道州多。中牟物望稱三異,南國羔裘愛五紽。我亦伴他騎竹隊,躋堂來唱褲襦歌。
琴鳴堂上玉鳴珂,案牘何曾廢嘯歌。風雅共知吾輩少,賢勞偏較友邦多。先敦孝友非沽譽,但豁胸襟即飲和。杯酒躋堂稱介福,頌聲搖曳比卷阿。
治行爭推第一流,東瀛南北借宣猷。人如生佛萬家祝,座有清風滿室浮。為凜官方高節(jié)著,欲舒民困苦心求。稱觴齊慶華對祝,擬拜并州郭細侯。
崧岳何時誕甫申,三秋爽氣轉洪鈞。丁年已折高枝桂,甲子初周不老身。洛水人文誇領袖,瀛東子弟受陶甄。惟公張弛無聲色,一個休休社稷臣。
金陵自古稱雄地
玉節(jié)南來作鎮(zhèn)時
鳳舞龍盤渾是昔
攀鱗附翼在今茲
猶傳諸葛平巴蜀
何異姬公奠洛伊
漫說東都饒勝事
誰從登眺撰新詩
不與諸塵入
雨灑何曾濕
八風吹不動
卓然獨存立
窺豹門生笑管中
天鵝遠勢譜防風
空山夜語聞姑婦
酒市推枰識太宗
黥布失機居下策
一行懸解悟先攻
何時卻拜宣城守
聊賞平吳計畫同
石綠香煤淺淡間,
多情長帶楚梅酸。
小詩擬寫春愁樣,
憶著分明下筆難。
東出長安第一衙
地分佳麗職清華
晨催玉漏猶高枕
夜對金蓮不草麻
紫殿當頭回日月
青山排闥送云霞
神仙洞府斯為上
我亦曾游坐判花
懶訪半山云頂庵
且撐一葉泛溪南
花間漸覺同游少
桑下何曾作宿三
古有劉伶呼不醒
今無衛(wèi)玠共誰談
五千言是家人語
長笑諸家誤注聃
田園萬頃盡荒蕪,
瓦礫盈場到處俱。
觸目更勞回首望,
故鄉(xiāng)也似此間無?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