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華峰教諭乞蓮栽
園亭無竹使人俗,
池館無蓮也寂寥。
夢入鏡湖當六月,
接天青蓋擁紅橈。
行人秋早長安去,
中夏分蓮不太忙。
但有碧?傳別酒,
任他紅里倚新妝。
園亭無竹使人俗,
池館無蓮也寂寥。
夢入鏡湖當六月,
接天青蓋擁紅橈。
行人秋早長安去,
中夏分蓮不太忙。
但有碧?傳別酒,
任他紅里倚新妝。
園亭里沒有竹子會讓人顯得俗氣,池館中沒有蓮花也會顯得寂寥。夢中我來到六月的鏡湖,荷葉接天,青碧的傘蓋簇擁著紅色的船槳。行人在秋初就要前往長安,中夏時分分贈蓮種不算太急。只要有碧色的酒杯傳遞別酒,就任那紅蓮倚著新妝綻放吧。
簡:書信,此處指致信。
教諭:明清時縣學的學官,負責教育生員。
鏡湖:即鑒湖,位于浙江紹興,以湖光山色著稱。
青蓋:指荷葉,因形狀如傘蓋,顏色青碧。
紅橈(ráo):紅色的船槳,代指游船。
長安:代指都城,此處指友人將去的地方。
碧?(bēi):碧色的酒杯,“?”同“杯”。
紅里:指紅蓮,“里”通“蕊”或代指花。
此詩應為作者致信友人華峰教諭,請求贈送蓮種時所作。詩中“行人秋早長安去”或指友人將赴都城,作者趁中夏時分欲分蓮,故以詩代簡,既表對蓮花的喜愛,亦含對友人離別的淡淡關切。
全詩以“乞蓮”為核心,前半借“無蓮寂寥”“鏡湖夢境”突出蓮的雅致;后半結合友人將行的背景,以“分蓮不忙”“碧杯別酒”委婉表達乞蓮之意,情感真摯,構思巧妙,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趣的追求與對友人的情誼。
忽辭鼓山行,便作徑山去。
道人孤飛云,腰包咄嗟具。
兩邊兄弟間,楊岐一條路。
禪許眾人參,院要大家住。
無是亦無非,何喜復何怒。
同粥鼓齋鐘,等燈籠露柱。
佛眼接竹庵,云門透圓悟。
爾則有師承,心共成佛祖。
可笑世上兒,妄念分毀譽。
石火電光中,畢竟什么處。
所得能幾多,造業不知數。
生死到頭來,請問末后句。
窮漢未必窮,富漢豈真富。
入門相見時,此話莫錯舉。
奇勛施社稷,萬世許忠嘉。
賓日扶神器,回天坐正衙。
貂蟬峨上袞,鼗鼓擁高牙。
暫屈臨閩粵,重聞降白麻。
曉徑風香雨陣紅,鑿崖棱石上梯空。
勸歸鳥語春過半,投飯人家日正中。
山怪翠寒臺對偶,溪能柔碧剡相通。
楊華便是浮萍草,蹤跡又隨流水東。
鑒之現像,谷之藏神。
六門隨萬匯,三昧入諸塵。
月通犀角暈,華到蜜房春。
歷歷之機果明了,更嫌何處不相親。
默而不凝,照而不流。
關捩虛而活,機輪轉處幽。
閑云淡而無雨,野水清而有秋。
要將平等一如相,著在森羅萬像頭。
精神矍爍,化工模邈。
我轉一機,誰持六鑒。
是非生奪璧之謀,黑白戰爛柯之著。
霽闊而河橫,潭空而月落。
得得客來窺大方,松間目擊揖歸堂。
秋橫兩眼瞳人碧,云擁三衣梔子香。
奪席胸襟君隗礧,愕鄰須發我滄浪。
竹床相對夜深語,河漢濯磨星斗光。
重軒瘦立曲欄頭,島嶼青微冷枕流。
望眼解隨沙水轉,賞心真與岸云浮。
平分野色連延屋,點破江光相趁舟。
般若空宗深得義,森羅元不礙人休。
風撼棠梨對殯宮,中郎談笑孰形容。
不居上界神仙府,當在補陀孤絕峰。
至論每符磁石鐵,長生空問茯苓松。
九原可作還知否,底處返魂香最濃。
云臥孤峰頂,齋余閉戶眠。
時容龍象眾,來說葛藤禪。
此日輸真歇,平生最信緣。
從渠魔起謗,把火漫燒天。
雪顛未干,秋波更寒。
云門舌不短,百丈鼻猶酸。
心傳一燈自光燄,口翻四海看波瀾。
間關半世,經歷百難。
報道頭家休喝彩,而今雙六已居盤。
森羅萬象本同根,個事虛通有化門。
歷歷當機元不爽,頭頭大用了無痕。
妙明田地傳家祖,參飽叢林委子孫。
緣就歸來墻面坐,秋空連水月黃昏。
南風帆腹飽,半夜渡滄津。
鯨海漾新月,仙山尋故人。
浪寒千里雪,煙暖十洲春。
來就昌黎語,良慚我效顰。
山覆雪兮一顛白,水深秋兮兩眼青。
卦爻初作象,皮骨自成形。
混沌已前之樸,陰陽未判之靈。
道傳不出世佛,義備勿開題經。
應兮云月,用也雷霆。
有守而涵海鎮岳,無羈而斷梗流萍。
作別江頭五載余,海邊相訪未嫌迂。
山林意與世幾絕,丘壑姿逢秋更癯。
約我道耕新活計,輟君詩戰老工夫。
兒婚女嫁誰家事,居士有心從馬駒。